“窮養”不是刻意吃差穿破,而是讓孩子融入社會有常識感
超出經濟能力富養子女,孩子只會以為獲得這份特別關愛是理所當然的,到了社會上,也以為自己只能被寵、被哄,受不得任何委屈。但他們很快發現,社會和自己原先想象的不一樣,自己并不是全世界的中心
(本文首發于2023年4月2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作為一個家庭教育話題,“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做到了經久不息爭議不斷。近日,一位網友的話挺有啟發:窮養男孩的意思是,預設男孩將來離開父母會遇到很多苦難,被社會毒打時只能靠自己;富養女孩的意思是,預設女孩將來一定會遇到一個天命之子把她當心肝寶貝,寵到天上去。窮養男孩的方法是對的,因為他真的會被社會毒打。富養女孩的方法是不對的,因為她也會被社會毒打。
由此我想到:既然無論男孩女孩,在離開家庭到了社會之后都可能被社會毒打,那么為了盡早適應、減輕后果,男孩女孩都有必要早點了解社會真相。畢竟,家庭和社會無法隔絕。
不妨先從“窮養”說起。養男孩是讓男孩“免疫”,讓他們從小就了解社會的運行規則。這就是為什么街頭的打工仔總是比剛剛走出草原的“郭靖”更能混社會的原因,而郭靖自打下了江南,一路與三教九流“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