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更有溫度,“小修小補”不可缺
不妨在城市一隅規劃固定街區,給“小修小補”留有一席之地,把一些手藝人請回來,規范管理,公開服務項目、收費價格等,讓千家萬戶生活中的小困難、小缺憾,能夠得到及時修補、解決。
責任編輯:溫翠玲
前些天,我常穿的那件夾克衫拉鎖壞了,我讓愛人給修一修,她搗鼓了半天也沒修好,只好帶著衣服找修拉鎖的師傅,可怎么也沒找到街角那家修小物件的小攤鋪。最近我們這兒“創城”,這家小攤鋪不知被攆到哪兒了,沒法子,夾克衫是不能再穿出來了。
以前,經常遇到這些修配小物件的師傅,他們年紀都較大,憑老手藝掙點兒辛苦錢,有的設有固定攤點,有的把全套設備裝在一輛三輪車上,走街串巷吆喝,“磨剪子來——戧菜刀!”“修傘修鎖——鋦鍋鋦碗鋦盆兒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