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帶娃”新探索,法院跨區指導“甩手掌柜”
“不是說父母離婚了,或者出去打工了,就能把小孩丟給另外一方或爺爺奶奶,不管不顧?!?br />
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不是司法服務,它在法律上相當于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裁定。
責任編輯:錢昊平
隨著家促法的施行,家庭教育不再是私事。
2023年清明假期,楊楓專程回到家鄉陪了女兒兩天。知道讀初二的女兒喜歡小動物,他還帶了條小狗。
楊楓是江蘇盱眙縣人,但常年在一百公里以外的句容市打工,已習慣了當“甩手掌柜”,此次“自覺”回家,是因為受到句容市人民法院的教育指導。
2023年3月6日,盱眙法院向句容法院發出了一份家庭教育指導委托函,委托后者指導楊楓如何“依法帶娃”。盱眙法院自稱他們發出了全國首份委托函。
早在2022年初,新出臺的家庭教育促進法已作出規定,針對家長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職責或履行不當的情形,法院有權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并發送家庭教育指導令。
盱眙法院此次發出的“委托函”與“令”涵義不同,家庭教育指導令一般由法院直接發給家長,但盱眙法院無法直接對遠在句容的楊楓教育指導,便委托句容法院執行,于是有了委托函。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羅爽認為,通過發函異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是法院在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過程中一項具有創新性的探索。
“不應是單打獨斗”
被教育指導的楊楓,2007年12月與王莉在盱眙縣民政局登記結婚。2009年1月,他們的女兒楊雨軒出生。
由于性格差異,楊楓、王莉在2020年12月解除婚姻關系,楊雨軒隨楊楓生活。
楊楓雖然獲得了女兒的撫養權,但由于長期在外務工,楊雨軒實際與王莉生活在一起。2022年2月,王莉將楊楓訴至盱眙法院,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