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美食:靠山吃山,恩施“施恩”

居住在萬山環抱中的恩施土家人師法自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飲食上甚為簡樸,然所有食材均來源于他們深深熱愛的這片土地,系今人求之而不得的生態綠色食物。烹飪、加工后的菜肴,既富川渝麻辣風味又兼瀟湘咸辣特色。

責任編輯:楊嘉敏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西南部,它東連荊楚、南接瀟湘、西臨渝黔、北靠神農架。有幸在恩施盤桓七天,把風景裝進鏡頭里,同時,也將富硒貢茶、手打糍粑、土家臘肉……搬到我的蘇州餐桌上,它們已然成為我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恩施清江畫廊蝴蝶巖 (視覺中國/圖)

玉露茶甘似瓊漿

早在上古時期,藥祖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發現了茶,而恩施則是神農氏最早發現茶葉的地方,也是萬里茶道的源頭之一。漫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隨處可聽見男女對唱《六口茶》:

男:喝你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你的那個爹媽(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來這多話,我的那個爹媽(噻)已經八十八……

男:喝你六口茶呀問你六句話,眼前這個妹子(噻)今年有多大?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來這多話,眼前這個妹子(噻)今年一十八。

你細聽細品,土家族青年男女戀愛婚嫁,不求房,不問車,更不索要天價彩禮,只須喝完六口茶就能搞定。

我行走在素有“中國科羅拉多”之稱的恩施大峽谷,沿山道設著零零星星、兜售茶葉的攤位。土家人喝茶,不似江南這般講究,茶社、茶樓里有專人端茶倒水伺候著喝,他們只要捧著茶碗,火塘邊、田埂上、山塢里……隨意一蹲,便是一個移動的露天茶室。

我的家鄉洞庭東、西山,所產碧螺春茶號稱“天下第一”,洞庭碧螺條索纖細、蜷曲如螺,相較之下,粗枝肥葉的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西湖龍井,則如李后主評顏真卿書法“扠手并足如田舍郎翁”。

在山間歇腳,拗不過山里人熱忱,泡了一杯上好的恩施硒茶遞給我嘗鮮,接過杯子觀之,但見葉綠湯青,水中無雜質,便知是好茶。一啜之下,果然滿口鮮爽,一股子栗香味在唇齒間彌漫開來。尋常茶葉的茶湯底色呈淡黃,而恩施綠茶連泡數開后,仍能保持澄清碧綠之湯色。更難得的是,即便金貴如碧螺春,在泡過三開后,便索然無味,而恩施綠茶連泡六、七開之后,色香味猶存。這般好茶,養在深山,卻鮮為人知。恩施地處武陵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高達73%,大峽谷終年云霧繚繞,正是一處“好山好水出好茶”之地。

恩施屏山峽谷 (視覺中國/圖)

恩施茶種豐富,玉露當屬其中極品。平時里我們喝的綠茶多為炒青、烘青之類,蒸青倒是頭一回見,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利用蒸汽殺青而制的成品綠茶,喚作“蒸青玉露”?!罢羟唷睂υ牧弦箢H為嚴苛,采用大小均勻、色澤濃綠的一芽一葉,從采下到成品,需經歷整整九道工序,其中一道“整形上光”最為繁瑣,摟、搓、端、扎四種手法交替使用,單單這道工序就需花費足足一個小時。因成品后條索緊圓光滑,色澤蒼翠綠潤,毫白如玉,故又名玉露。經七、八十度山泉水沖泡,芽葉復展如生,初時挺直如松針,婷婷裊裊懸浮杯中,繼而沉降杯底,其色澤翠綠油潤、茶湯碧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整,口感上與普通綠茶最大區別,就是滋味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