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忙建電池廠,網約車聚合平臺要管起來丨科創要聞
在4月27日結束的2023上海車展上,新能源新車發布數量首超燃油車。國際能源署最新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賣出了1000萬輛,在同期新車銷量中的滲透率達14%,2023年這個數字預計還將去到1400萬輛。電動化和智能化勢不可當,中國、歐洲、美國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三大市場,誰不想抓住呢?
責任編輯:黃金萍
企業動態
4月26日,博世計劃收購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芯片制造商TSI Semiconductors,用碳化硅芯片(SiC)擴大其半導體業務,全球電動汽車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對這種特殊半導體的巨大需求。
TSI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專用集成電路代工廠,共有250名員工,主要開發和生產大量200毫米硅晶圓芯片,應用于移動、電信、能源和生命科學領域。博世計劃向TSI位于羅斯維爾的工廠投資超過15億美元,以將其生產設施轉換為最先進的工藝。目前該交易有待監管部門的審批。
? 點評:博世在德國的羅伊特林根和德累斯頓已有兩個晶圓廠,收購TSI將幫助它繼續擴大電動汽車SiC芯片的生產制造能力,進一步強化其在汽車產業鏈的領導地位。
【2】通用汽車與三星SDI,現代汽車與SK On在美國合建電池廠
4月25日,三星SDI和通用汽車(GM)宣布共同在美國投資超過3億美元成立一家合資動力電池企業JV,規劃年產能超30GWh,主要生產富鎳的棱柱形和圓柱形電池,計劃在2026年量產,主要供應通用汽車。
同一天,現代汽車宣布將與SK On在美國共同成立一家動力電池生產合資企業,總投資額為5億美元,雙方各出資50%,工廠設在美國佐治亞州的巴托縣,2025年下半年開始生產,規劃年產能為35GWh,可滿足30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生產,主要供應美國生產的現代、起亞和捷尼賽思(GENESIS)品牌電動汽車。
? 點評:兩家車企同一天宣布動力電池合資計劃,看起來十分湊巧,但并不意外。這是對美國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新政、在美國構建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快速響應。中國、歐洲、美國作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三大主要市場,也是車企們都必須牢牢抓住的主戰場。
注:2023年3月31日,美國財政部發布關于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的電池采購要求指導意見,明確《通脹削減法案》中關于電動汽車補貼政策的細則:要獲得價值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電動車型必須在北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孫顯安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