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蘭 在美國做市長
2003年,新澤西州第一位亞裔女市長的身份,使謝蘭成為積極融入美國社會一族的代表。祖輩、父輩、她,與美國之間的故事,是一個歸去來兮的故事。
她任市長的蒙哥馬利市,是紐約中產階層非常青睞的居住地
她的祖輩和父輩,拒絕了美國政府提供的永久居留權,加入了1940年代的歸國潮;她則在1990年代的出國熱中,奔赴美國。
外公周培源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父親是留美的醫學專家,母親從小在美國長大,他們都在美國學成而回國。2003年,新澤西州第一位亞裔女市長的身份,使謝蘭成為積極融入美國社會一族的代表。祖輩、父輩、她,與美國之間的故事,是一個歸去來兮的故事。
這位1968年出生的北京姑娘,從社區服務做起,積極參政,在大多數致力于賺錢和從事科研工作的亞裔和華裔看來,她的確與眾不同。
父輩們的美國故事
周培源曾在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院從事理論物理的研究,其間參加了愛因斯坦親自領導的廣義相對論討論班,與愛因斯坦一道從事相對論、引力論和宇宙論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美國國內急需科技人員,周培源一家剛到美國,就受到移民局的正式邀請,給予全家永久居留權。
外公的故事是那些知識分子懷著對祖國的熱切期盼和對新生活的追求毅然回國的故事中的一個。
“二戰結束的一天,外公帶著整個實驗室去加州一個飯店慶祝戰爭的勝利。在飯店門口,白人都可以進去,就是不讓外公進去,當時看門的可能把外公誤認為是日本人。但是,當時所有的亞裔在美國都是二等公民。”
1947年,外公帶著外婆、母親和謝蘭的兩個姨媽返回中國,回到清華教書。
周培源、錢學森這一代知識分子的回國,帶動了更年輕的一批知識分子回到祖國。“其中就有我的父親。”
“父親在美國的時候,聽說了很多科學家回國的消息,就想,我這么年輕,為什么要在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