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久于人世,該給孩子留下什么?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父母與子女,無論是中途離別,還是按照壽命的大限各自走完全程,都會留下需要雙方共同面對、探尋的問題或需求。本質上,這是一種考驗。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父母與兒女之間責任的延續、緣分的加深、生命的互動,這種情形超越了個體的悲喜,而成為人世間的一份美好。在基因與模因(meme)傳遞的意義上,你是永生的。
責任編輯:陳斌
很多人都想過離世前給未成年子女留下點什么,尤其是那些生了病不久于人世的人。
知乎上有一個媽媽的提問:“我是一個34歲的媽媽,癌癥晚期,可以給5歲的女兒留下些什么有意義的東西?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我最近在想該給孩子留點什么,錢是沒有了,治病本身就很花錢,要不要寫信,每年每個生日一封,一直到她老?”
在所有回答中,點贊最多的內容由一位心理學領域答主提供。他的第一句話便是,“留給她一個完整的母親”。
肉身都不在了,如何留下一個完整的自己呢?答主當然明白這一疑惑的存在,于是解釋,他在做心理咨詢的時候,遇到過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其中有一部分是父母離異,另一部分是父親或者母親離世了。他最深的感觸是,在這些孩子的生命中,父親或者母親,都是一個殘缺的形象,甚至是空白,所以只能去揣測,去想象,去描繪。
答主認為,缺愛會導致他們在長大的過程中追逐錯誤的選擇,缺乏認知又會導致他們在身份的轉化上一塌糊涂,就好比一個從未有過母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