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滑不是勞動合同法造成的
中國經濟目前的困境,主要在于是國際金融危機引起的外需下降及其乘數效應造成的我國社會總需求的下降。這與勞動力等各種成本無關,更與勞動合同期限無關。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經濟拼圖
有一種主張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的下滑主要不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而是因為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應當立即停止執行勞動合同法。
這并不符合事實。
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或許可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外需下降。金融危機下,美歐等國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下降,一些企業資金鏈斷裂,投資需求也受到影響,使得這些國家的進口需求下降。
外需下降,意味著中國制造業面臨陡然出現的供大于求,產能嚴重過剩,部分企業不得不停產、半停產,甚至破產、解散。其勞動者因此而失業或者放長假;而為爭奪保留下來的出口訂單,國內企業之間加劇了競爭,競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