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崩潰風潮(下)——反思2008年的崩潰風潮﹙二﹚
如果無擔保賣空和投機信用違約掉期已經被取締,將會發生什么呢?什么是賣空的正當角色?信用違約掉期能夠服務于一個有用的目的嗎?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08年改變了世界。本報獲授權,獨家刊發國際著名投資人索羅斯最新反思的中文版
奧巴馬政府面對的問題甚至要比當年困擾羅斯??偨y的還要嚴重。1929年,未償付信貸的總額是GDP的160%,由于債務累加和GDP下滑,到1932年上升到GDP的260%。我們深陷2008年股災時未償付信貸的總額是GDP的365%,而且必定會上升到500%。這項運算還沒有考慮衍生工具的廣泛使用
有害的衍生工具
從更深的層面上來看,信用違約掉期(CDS)在雷曼兄弟的崩潰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的解釋富于爭議,而且論證中的三個步驟將會把讀者帶入陌生的領域。首先,存在著風險不對稱,即在股市中多方和空方回報比率不同(多方意味著持有一只股票,空方指賣出一只自己不持有的股票)。多方在股價上揚時期具有無限的潛力,而在股價下降時期面臨著有限的風險??辗絼t相反。不對稱通過下面這種方式體現出來:喪失多方位置削減了面臨的風險,而喪失空方位置增加了這種風險。結果就是,個人可能在身為多方犯錯的時候比身為空方犯錯的時候更有耐心。因此,這種不對稱性不鼓勵賣空股票。
第二,借助用相反方式工作的風險 /回報比率之間的不對稱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