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央企崗位“偏愛”北京戶口:源于進京指標與京內生源捆綁
一個企業如果想解決100個外地應屆生的進京戶口問題,可能就要招100個或200個北京生源,這樣才能把這100個外地進京落戶指標激活使用。而且如果今年沒有招北京生源,還可能會影響到明年的進京落戶指標。
責任編輯:陳斌
最近有在獵頭公司工作的人在爆料,北京一央企招聘需求明確只招北京戶口,學校集體戶口都不行,甚至是清華的碩博只要不是北京戶口,直接就無法通過HR那一關。事實確實如此,部分央企、事業單位招聘時都會對北京戶口提出明確要求。
這其實算不上什么秘密,有很多招聘會直接在網上寫明。比如在北京人社局網站上我們就可以看到,2022年12月北京某事業單位招聘信息,其中社會在職人員要求具有北京市戶口。2023年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招聘信息中要求,京外生源需符合辦理進京落戶政策規定的條件。
如今在大部分省市地區,戶口的附帶福利已經不是那么明顯,但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少數大城市不一樣。尤其是北京,如果想要長期在北京工作生活,那么戶口是首先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因為戶口會與后面買房買車、子女入學等問題直接掛鉤。沒有戶口,就注定只能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