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了攝影師,就去做“訓圖師”

在AI圖像對各藝術門類的沖擊中,首當其沖的就是攝影……

“AI不能創造”這句話已經不是寫作者和藝術家的免死金牌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子

海杰用AI生成的雙胞胎姐妹成為國內第一張登上專業攝影雜志封面的AI圖像

Chat GPT在文字從業者中引發的焦慮還沒有得到任何緩解,AI生成圖像又開始給美工、特效師帶來更大的恐慌。每當人工智能技術在重要節點上實現突破,“失業”兩個字就自動彈出。無論是效率還是質量,AI在常規的文字和圖像制作中,能力都遠超人類?,F在,AI出圖正在搶商業攝影師的飯碗,至少,會把他們從相機鏡頭后面趕走,讓他們去面對AI。但在這樣的關口,文字與圖像創作者的情緒似乎比較穩定,“AI不能創造”似乎永遠具有安慰作用。然而,就在當下,這句話已經不是寫作者和藝術家的免死金牌。而在AI圖像對各藝術門類的沖擊中,首當其沖的就是攝影。

得考慮一下攝影師的情緒

4月13日,2023年度索尼世界攝影獎頒給了一張AI生成圖像,獲獎者是德國攝影家鮑里斯·埃爾達格森(Boris Eldagsen)。若非他在頒獎現場“自我揭發”,這張名為《電工》的作品仍會被人們當作一張出色的照片。盡管該攝影獎從展覽中撤換,《電工》卻更可能因此走進歷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攝影雜志《大眾攝影》,在最新一期的封面上,主動使用了一張AI生成圖像。畫面中,一對雙胞胎女子穿著紅襯衫,坐在一輛紅色面包車上,神情專注地望著“鏡頭”,就像在發問:“猜猜我是誰?”AI圖像和攝影作品就像雙胞胎一樣,已經難分彼此。在《大眾攝影》主編晉永權看來,AI圖像很可能會像攝影的出現一樣,成為圖像史上的重要節點。

有意思的是,這張圖片并非攝影師的作品,而是來自攝影批評家海杰。由于長期關注圖像與社會的關系,他對AI生成圖像帶來的影響非常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