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張寬輕生背后:班主任的“幽默”式批評
監控視頻顯示,在出事當天下午的語文課上,鄒瑜多次當眾訓斥、譏諷張寬。校方認為,鄒的行為“損害了學生的人格尊嚴,客觀上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和心靈傷害”。
鄒瑜在法庭上辯稱,自己對所有學生均“一視同仁”,不存在故意刁難張寬的情況。她在課堂上對張寬說的那些話,不是侮辱,而是一種“幽默”的批評教育方式。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曾多年擔任班少先隊中隊長的張寬。圖片已征得張寬監護人同意使用。
“本人的死亡不與父母、家長、社會、國家有關,只與鄒瑜有關,她用暴力的手段?!?/p>
2021年11月9日16時許,11歲的張寬在自家小區結束生命。選擇輕生之前,他留下遺書,矛頭直指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鄒瑜。
警方調查后認為,沒有證據證明鄒瑜對張寬使用暴力,鄒瑜不涉嫌違法犯罪,并將其涉嫌違反師德師風的相關線索移送江西省九江市教育局。2022年7月10日,九江市教育局公布了對鄒瑜的處理結果:鄒瑜因存在違反師德師風問題,造成不良影響,給予其調離教學崗位、黨內嚴重警告和降低崗位等級處分。
通報中提到,鄒瑜存在“違規收受服務對象紅包”“接受服務對象宴請”“在課堂教學中多次對多名學生有譏諷、歧視行為”等違反師風師德行為,但未將這些行為與張寬輕生相關聯。
張寬父母張定杰夫婦不服,以“侮辱罪”和“虐待被看護人罪”向法院對鄒提起刑事自訴。他們認為,案發前,鄒瑜在教室對張寬所實施的并非批評教育,而是高強度的語言暴力。與此同時,鄒瑜批評張寬的出發點也不是為張寬好,而是在故意刁難。
2023年4月28日,該案在九江市濂溪區法院開庭審理。鄒瑜在法庭上辯稱,自己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存在故意刁難張寬的情況。其在課堂上對張寬說的那些話,不是侮辱,而是一種“幽默”的批評教育方式。
張寬遺書。
班主任的“獅子吼”
汪蓓蕾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2021年11月9日中午,張寬和往常一樣回家吃午飯,吃完就“高高興興”上學去了。
這天是張寬外公汪愛民的生日。張寬是家里獨子,汪蓓蕾和兒子說好,下午放學回家后,和媽媽一起串羊肉串,晚上給外公過生日。
汪蓓蕾沒能等到兒子回家。
監控視頻顯示,在這天下午張寬所在的六年5班語文課上,鄒瑜多次當眾訓斥、譏諷張寬。
鄒瑜對張寬的訓斥,是由一張丟失的試卷引發的。
事發四天前,鄒瑜布置了一次“大練習”(即做一張試卷)。做完后,張寬和其他學生一起交了試卷。這節語文課是上午最后一節課,下課后,訂餐的學生留校吃飯,沒有訂餐的則回家吃午飯。張寬是班里少數沒有在學校訂午餐的學生之一。
汪蓓蕾說,她從監控視頻中看到,在教室吃完午飯后,兩名女生開始批改試卷,批改完畢后就由學生各自取走。她反復看了視頻,確認桌上所有卷子都已被取走。
根據九江市教育局黨委審查組2022年4月26日制作的一份談話筆錄(以下簡稱4.26談話筆錄),鄒瑜承認,11月5日中午她曾讓學生幫她批改試卷,但表示只是讓學生批改第一面,后面的題目是她自己批改的。
教育部明確規定,教師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
根據慣例,每次測試完后,六年5班的學生要完成“訂正試卷”的作業——將批改完的卷子訂正在錯題本上,再交給老師檢查。
汪蓓蕾說,張寬由于中午回家吃飯,并不知道上午的試卷已由學生中午各自取回,自然也無法及時訂正試卷。事實上,張寬那張試卷不見了,至今未能找到。
過了一個周末,11月8日上午語文課,監控視頻顯示,鄒瑜在檢查上周五布置的作業時,向張寬發問:“12號(的試卷)沒發到啊,你沒來嗎?”
12號是張寬的學號。監控視頻顯示,鄒瑜在課堂上經常用學號而不是名字稱呼學生。按一名學生配合警方調查時的說法,表現好的時候,鄒瑜叫他們名字;表現不好的時候,叫他們學號。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監控視頻顯示,戴著口罩的張寬低聲答了一句,鄒瑜突然大吼:“你拿掉口罩跟我講話!你生病了???你戴著口罩!”
張寬一下從座位上彈起來,邊摘口罩邊解釋:“我(11月5日)中午沒在這里,然后就沒有發到……”
鄒瑜用手指著張寬說:“搞笑吧,你中午沒在這里就沒發到???中午就你一個人回去吃飯嗎?沒發到就不用寫了?你回答我一下,是不是不用寫了?是不是?”
在六年5班一名學生所寫的作文中,稱鄒瑜生氣時“比老虎還可怕”,還會“獅子吼”。
2023年4月28日開庭時,鄒瑜本人亦承認自己有時會“獅子大吼”,但強調是為學生好。
張寬出事后,六年5班一名學生在配合調查時對警察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