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招聘成熱點,人們的關注點還是公平與合理丨快評
有法諺說,“法律不外乎人情”。當然,這里的“人情”,并不是托關系走后門的徇私情,而是指發于人性的人類共同道德感情及民情秩序,本質上是自然法與習慣法。法律的制定、執行,都應該依托于人情、天理,而不應脫離于此,更不能相悖于此。不少案件之所以會引起公眾極大的反對聲音,就是因為機械執行法律條文,或濫用自由裁量權,而有悖天理人情。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上海市公務員招聘相關話題成為社交媒體熱點。
有自媒體把上海2023年公務員招考第一批擬錄用名單中的留學生單獨集納出一個表格,宣稱上海招聘的公務員全是留學生,而且多是英國等高校畢業的“水碩”,為國內高校畢業生“鳴不平”。這引起了很多關注。
這其實是有意為之的引流之術。事實上,根據上海市公務員局4月24日在官網公示的信息,該市2023年公務員考試第一批擬錄用1597人,其中只有30人是上述自媒體所宣稱的海外留學生,其他絕大多數是畢業自國內高校的,還有一些非應屆畢業生,文件中顯示的是其現工作單位,并不知道其原畢業學校。
而且,畢業于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也不一定都是所謂的“水碩”。這些學校除了一年制的授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