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性騷擾時為什么不跑?凍結反應,了解一下
現代人用不著打獵,他們在日常的凍結反應往往更為細微,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眼睛,出于本能反應,它會一直看向那個讓你感覺到害怕的東西。那凍結反應看上去使人變得呆滯和僵硬,是不是能說明大腦在偷懶呢?事實恰恰相反。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凍結反應是什么。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 圖)
近日,關于性騷擾新聞事件屢屢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受到大量網友的關注,引發一輪又一輪爭論,而在評論區里,時不時能看到一些網友發出疑問,受害人在遭遇性騷擾時怎么不反抗。
還記得,我們從小被灌輸的安全教育課程是這樣教的: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候,一要大聲地向周圍的群眾求救,二要撥打110,清晰地向警察說明情況,都做不到的情況下,就迅速逃離現場,跑到人多的地方去……
其實,這些教導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問題在于,人在清醒的時候和危急的時候,完全是兩種狀態,比方說,你在清醒時能想到三四個應對辦法,在危急關頭能保持鎮定,執行其中一個就很不錯了。
至于為什么有的人在緊張的時候,腦袋和軀體容易卡殼,細算下來,還得把原因歸結在我們那個精巧無比又神秘莫測的大腦。
是誰“凍結”了你
你有沒有過一些本來應該馬上動起來規避危險,腦子里卻一片空白的經歷,比如說,明明看到疾馳的汽車,迎面飛來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