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調研報告】高耗能產業大反轉
好比一群餓了四五年的人,一旦有肉放在嘴邊,哪有不吃的道理。中央政府釋放的“4萬億”信號,讓這些餓漢幾乎一夜之間找到了享用盛宴的捷徑。
責任編輯:吳傳震 鄧瑾
【兩會特別報道·中國經濟調研報告】
有些地方政府為了保證經濟增長,不惜放松一度嚴格管制的高耗能產業,這讓節能減排政策目標的實現難上加難
剛剛結束的地方“兩會”中,有近20個省分——盡管這些省份在去年遭受了經濟重創——將GDP增長目標定為兩位數。這種超越中央“保八”底線的自信心讓各地公布的未來兩年內的投資計劃可達中央投資計劃的八倍左右。
好比一群餓了四五年的人,一旦有肉放在嘴邊,哪有不吃的道理。中央政府釋放的“4萬億”信號,讓這些餓漢幾乎一夜之間找到了享用盛宴的捷徑。
這條捷徑就是放松對過去中央嚴格控制的“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和資源性產業)行業的管制。“4萬億”救市方案以及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公布使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產業迎來了春天。
這在6年前不可想象。2003年之后,在宏觀調控的高壓線之下,幾乎所有地方政府頂風作案的成本都在增高——黃牌警告、違紀處理等等。金融危機為這個踩了多年剎車的經濟體開了一次“綠燈”。
“綠燈”帶來的則是地方的加速度保增長需求與中央節能減排目標的背離。在國家發改委去年年底公布的數據中,“十一五”前兩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5.38%,僅完成規劃目標的26.9%;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完成規劃目標的32%和22%。中國原本計劃到2010年時,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
這意味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