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遇見廣深——一支黨政代表團的粵港澳大灣區之旅

這次(招商)聚焦專精特新,目標很精準,可以看得出(武漢市委市政府)對中小型企業或“隱形冠軍”的增長潛力非??春?。

在產業結構上,湖北和廣東有很強的產業“互補性”。

武漢市政府提供的“中試”平臺,恰恰處在汪博倫構想的“冒險”和“生產”之間。

(本文首發于2023年5月18日《南方周末》)

發自:廣州 深圳

責任編輯:豐雨

“相約英雄城聚力新動能”2023武漢招商引資暨“專精特新”企業懇談會現場。 (武漢市招商辦供圖/圖)

2019年夏季,41歲的宋昆鴻從深圳動身,到武漢辦理一項工商登記手續。彼時,他在深圳創辦的樂凡信息已五年有余,到了需要壯大的時候。在業內的印象中,到政府部門辦事往往繁瑣耗時。他專門預留了兩日時間——應該足以應付繁瑣的流程,拿到營業執照。超乎意料,擔心時間不夠的宋昆鴻居然只花了半天時間——嚴格來說是從下火車算起的半天時間,就辦理完結了所有事項。

武漢的一站式服務效率之快,讓連日繁忙的宋昆鴻意外收獲了一日美妙的假期。于是,在蟬鳴的盛夏,他緩緩走過東湖的棧道,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城市在浮光掠影的閑情中呈現了別樣的色彩。纏身的瑣事拋卻腦后。武漢就這樣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腦海里。

直到2023年5月初,他身處廣州,面向一眾企業家和創業者談起武漢,依然能夠追憶起那個熱情滿滿的季節。四年前曾被武漢所感染的宋昆鴻,變成了一場面向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懇談會上推薦武漢營商環境的擁躉。在深圳創業多年,他在肯定特區精神,肯定粵港澳大灣區的同時,也越來越忘不了武漢的熱情、山水和政府運行的高效率。

5月初,來自武漢的黨政代表團赴廣深兩地學習考察,并同步舉辦了兩場面向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招商活動。這兩場活動分別是8日在深圳召開的“攜手大灣區共構新格局”2023武漢招商引資暨武漢新城推介大會,以及9日在廣州召開的“相約英雄城 聚力新動能”2023武漢招商引資暨“專精特新”企業懇談會。武漢黨政代表團的規格很高,率隊的是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郭元強和市委副書記、市長程用文。代表團一路向“南”的背景是,地處全國主要經濟區幾何中心的武漢,在遭遇疫情突襲又迅速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后,正迎來進入經濟規模突破兩萬億元的關鍵時刻?;盍o限的粵港澳大灣區,其市場要素和改革精神正沿著武廣線北上,給大轉型中的大武漢提供不竭動能。

宋昆鴻發言的那日上午,會場外的高樓隱約掩蓋在薄霧當中,陽光的衍射卻讓整個城市透亮無比。這似乎構成了某種隱喻:盡管當前依然存在某些不利因素的陰霾,但企業行動和改革的陽光終將穿透云層,給予市場以無限的光明和溫暖。

(馮慶超/圖)

“這次招商和以往不一樣”

宋昆鴻發言時所在的地方,距離廣交會的展館僅有數分鐘步行距離,酒店大堂和電梯前正時不時穿梭著各種膚色的人——大概率是來廣交會找客戶、見客戶的商務人士以及他們的隨行翻譯。

選擇在毗鄰廣交會展館的酒店登臺亮相,一定程度折射了武漢市委市政府的雄心:地處全國主要經濟區幾何中心的武漢,要從富有活力的特區引進優秀企業和優秀人才。

在廣州會場發言的女博士汪博倫是湖北人,早年在武漢讀本科,又在位于武漢的國家光電實驗室工作,而后出國深造,直至2022年在深圳創辦若芯科技。這是一家聚焦半導體類腦計算領域的科技公司,正在摸索“成本更低、運算效率更高、更加貼合中國市場應用,滿足中國實際需求的新型處理器解決方案”。由于她和另一名合伙人都是女性,她參會時常常感覺到某種“性別差異”——女性創業者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絕對的“少數派”。而這一次,八名來自企業的發言者有三名是女性,給予了女性創業者“超級尊重”。

汪博倫感慨的另一個細節是,若芯科技這樣早期的初創企業,居然有機會和小鵬汽車那樣的知名企業同臺發言。這種平等同樣令她感覺到被尊重和認可。

在約五分鐘的發言里,汪博倫主要表達了兩種情感:對“卡脖子”技術攻堅克難的堅韌,以及身為湖北游子對故鄉無盡的愛。

“會場的氛圍是熱烈的,也是務實而專業的?!蓖舨﹤惛嬖V南方周末記者。

廣州懇談會的議程簡約務實:市委書記郭元強致辭,市長程用文作翔實的武漢營商環境推介,接著是企業代表們現身說法。推介演講進行時,一些生怕錯過精彩內容的參會企業家掏出手機,對著大屏幕的演示文稿進行拍攝。這是很多會議活動常見的做筆記方式。來自企業的多數發言者,在追憶與武漢投資情緣的同時,也適當地反映希望政府能給予的支持和幫助。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令汪博倫印象深刻:企業家代表發言完畢后,按慣例是簽約儀式。武漢舉辦方卻臨時加了一項議程:逐個回應企業代表的發言,“當場就給我們安排好了”。汪博倫盡管身為湖北人,卻也并不了解武漢的產業區劃,在發言時“還不知道被如何安排”。然而不久后得到的回應是具體的,“你們這個(項目)肯定是東湖高新區嘛”,并列舉需要的配套服務,還幫汪博倫逐一對接了“光谷(即東湖高新區)的領導,做產業投資的和行業的前輩”。

“我真切感受到武漢太了解我們是干什么的,我們想要什么東西,需要什么支持?!蓖舨﹤悓δ戏街苣┯浾吒锌?,“各位領導聽完了之后馬上能get(領會)到我的信息,馬上能夠理解?!?/p>

會場的座位以U字形排列,來自武漢的黨政代表和來自廣州、深圳的中小型企業代表分列兩邊,面對面而坐。這種座位的擺放方式,和許多招商活動類似教室座位的擺放方式很不一樣。U字形座位中間留存著很大的矩形空間,似乎也暗含辦會者傳達的信息,政府和企業代表間的對話存在很大的空間,“可以大膽提意見”。

而座位上準備的紙袋中,還裝載著武漢市委市政府的體貼:一份覆蓋武漢全市的招商地圖。地圖上詳實地標注了每一個產業園區,以及其招商指向的重點行業。武漢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6個大類,其中包含光電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和北斗導航等五大優勢產業。5月上旬的兩場活動,共簽約項目103個,簽約金額達2838.51億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現代金融、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領域。

這些優勢產業的指向,絕非地方政府過往“撒胡椒面”般的“規定動作”能夠解決的。

“這次招商跟以往不一樣。過去的招商重點在規模,在大力投資,這次招商的重點在專精特新企業?!眳⑴c籌備會議的廣東省湖北商會會長滕華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這點可以看出,(武漢的)經濟發展處于轉型狀態?!?/p>

2021年10月,武漢市政府發布《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這是全國首個以市政府名義出臺的“專精特新”專項行動計劃。

“這次(招商)聚焦專精特新,目標很精準,可以看得出(武漢市委市政府)對中小型企業或‘隱形冠軍’的增長潛力非??春??!钡谝淮螀⑴c武漢市招商懇談會的萬測設備總裁方先明說。她來參會的目的很簡單,了解政策,宣傳自己的企業,以及看看有無新的風向信息以調整企業的決策。

專精特新企業是廣州場的主題,而在廣州場召開前的深圳場,武漢新城被作為最重要的“保留節目”重磅推出。武漢新城是去年事關武漢的重大戰略規劃,以東湖高新區和鄂州等周邊區域為基礎的、跨行政邊界的“新武漢”被規劃為大武漢的未來。

這是武漢普賽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人員對大功率VCSEL晶圓測試系統進行裝配調試(2023年5月10日攝)。(新華社/圖)

“系統性、重塑性的戰略機遇”

英雄的城市,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全球唯一人口超過千萬的國際濕地城市……在郭元強的致辭和程用文的演講中,武漢被賦予多項定義,每一項定義都從不同側面解答同樣的問題:武漢會是企業家投資的理想之地嗎?或者說,企業家為什么應當選擇武漢?

展示真實而有吸引力的武漢。這是莫大的挑戰。深圳和廣州的兩場活動,參與的企業家代表超過200名。如何講述真實的、企業家聽得懂又聽得進去的武漢投資故事呢?

要讓企業家在極短的時間里領會到武漢的機遇,并非靠動聽的故事藝術。擺在首位的,是身為城市推介者的主官,能否將自己置于與企業家一樣的頻道。

“幾何中心”出現在主官在深圳和廣州會場的表述當中。地處全國經濟區的幾何中心,是官方賦予武漢區位的新表述,是人們印象中“九省通衢”的升級版。

在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看來,武漢是中部地區規模能級最大的中心城市,具有“九省通衢”的優勢,不僅是水運,高鐵、高速、航空等立體交通網絡也非常發達,能夠實現全國范圍內的輻射。地處長江水道和京廣線“黃金十字”交點,武漢可以在四小時內通達全國主要經濟區域。武漢,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樞紐之城。

樞紐之城的隱藏含義是,由于產業鏈依托交通布局,故而交通樞紐城市同時也是產業鏈網絡中的“樞紐”。武漢當前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6個大類,是當之無愧的工業樞紐。據南方周末記者2021年3月的調查,武漢遭遇全城疫情突襲時,江西南昌的江鈴汽車正抓緊生產援助負壓救護車,卻發現一種叫“同步器齒環”的配件庫存告急,需要武漢的車間復工調貨(南方周末2021年3月12日《

(梁淑怡/圖)

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遇

在深圳會場,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談到了一段往事:上世紀九十年代,剛進入電視機行業的創維集團,找到無線電學院的教授,投資了數百萬研發出國內第一代數字機頂盒。當他向主持研發的教授拋出橄欖枝,邀請他帶著項目和他的博士班到深圳來時,卻得知對方已獲得摩托羅拉美國總部的聘用。徹夜難眠的黃宏生,翌日一早便找那位教授的博士生,開出年薪五十萬人民幣的加碼,并幫助解決那名博士生香港科技人才的戶口問題。那名博士生最終被說動,幫助創維集團在十年間將機頂盒的市場占有率做到全國第一。

那名與深圳企業相互成就的博士生,來自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早在二十多年前,在改革開放高歌猛進的時刻,來自武漢各高校的大學畢業生和來自湖北省的勞動者,像是一顆顆齒輪,與全國各地的人才一起轉動了珠三角地區龐大的經濟機器。多年以來,從武漢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對外流向最多的便是粵港澳大灣區,僅在深圳就有超過200萬的湖北籍人士在創新創業。2005年開通的武廣高鐵,向珠三角地區源源不斷輸送著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作為科教重鎮的武漢,以及作為勞務輸出大省的湖北,對于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居功至偉。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曾經提出區域格局“菱形結構”的新論斷——連接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四個“極點”形成的菱形結構,以及菱形內部覆蓋的地區,貢獻了全國77%以上的經濟體量,構成中國經濟的重心區域。

站在經濟地理的方位看,無論是廣州、深圳還是武漢,特點非常明顯。

綜合多位區域經濟學家的分析,廣州和深圳地處疆域之南,是面向世界、承接國際性市場要素,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標桿城市,“千年商都”和“創客之都”的美譽名噪全國;而武漢則是一個“中”字,它地處全國主要經濟區的幾何中心,承東啟西、接南連北、通江達海,輻射全國1/3人口的國內大市場,被視為“內循環”的核心樞紐。在人們的印象中,以商貿著稱的“大武漢”更像廣州,而以光谷為中心、如今規劃武漢新城的“新武漢”,則更像是聚焦科技創新的“小深圳”。

武漢獨特的雙重氣質,使得武漢既需要廣州,又需要深圳。這句話轉化主語同樣成立:深圳需要武漢,廣州也需要武漢。從中國區域經濟變局來看更是如此。三四十年前,遍及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工廠,憑借來自全國各地的辛勤勞動者,在“微笑曲線”的生產和裝配環節打拼,讓“中國制造”走向全球市場。如今,全球經濟貿易的“大變局”來臨,中國的制造業需要往“微笑曲線”研發和品牌的兩端延伸,爭取更高的附加值,才能擁有未來。

綜合多位企業家代表的研判,在前述背景下,武漢和粵港澳大灣區企業便擁有了“雙向奔赴”的基礎:廣深的市場主體需要在武漢掌握更多研發和生產的資源要素,而武漢需要廣深市場要素的導入推動城市經濟的壯大和轉型。

從廣深向北,自武漢向南,企業家們需要幫助中國制造業回答的問題是,如何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的現代化。這需要專精特新企業在細分領域的努力,需要地方政府的創新政策,需要頭部企業的區域性布局,更需要普通勞動者和中高端人才的共同奮斗。

在面對武漢市主官的發言中,宋昆鴻坦言,他的企業是深圳本土的高成長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面臨的誘惑還是不少的,但是企業對外投資是極為謹慎的”。他選擇武漢投資,“理由也很簡單,但也很充分”。這些理由包括交通區位,包括科研人才,包括營商環境,也包括武漢雄厚的產業基礎。

雄厚的產業基礎并非一句形式主義的空話。近年來的實踐案例顯示,從傳統的服裝批發產業,到高端的半導體產業和生物制藥產業,再到時下炙手可熱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武漢之于廣州和深圳的企業家和從業者都有相當的想象力。產業結構的高度“適配性”,讓武漢和兩座一線城市得以緊緊聯系在一起。

在陳耀看來,在產業結構上,湖北和廣東還有很強的產業“互補性”。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一直吸引著大量的中小型企業,湖北更多的是大型國企。從完善產業結構體系的角度來講,專精特新企業將為湖北注入更多的活力。

在汪博倫的構想中,深圳可以做更多“先行先試的事情”,有更大自由度去冒險創新,處在更上游的位置;而武漢,則“一邊有人才去設計去實驗,一邊有非常高效率的產能去生產,把整個產業集群做出來”,形成良好的互補作用。

而武漢市政府提供的“中試”平臺,恰恰處在汪博倫構想的“冒險”和“生產”之間。在創新鏈條當中,實驗室階段負責做出產品的原型,而制造業工廠則負責規?;a,兩者之間需要一個中間環節,將產品原型放到不同場景中測試,進行小批量生產,將產品功能和質量穩固住。

在官方推介中,這是武漢市政府方面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務。

早在2020年春季,由于疫情封控,越來越多的“檔主”選擇將生意搬回湖北。這使得毗鄰武漢市區的天門市岳口鎮服裝行業“忽如一夜春風來”。據當地媒體《天門日報》報道,岳口鎮的“回流”人群主要來自珠三角地區,并有不少人提出要打造天門和湖北的“中大”(“中大”即中山大學,該校主校區附近有著名的中大布匹市場)(南方周末2021年3月12日《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