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地級市”銀企如何相待而成?—“金融生態蘇州實踐深調研”報告即將發布
發自:蘇州
責任編輯:謝艷霞
“中國工業第一城”深滬蘇爭霸賽連年上演。2023年4月底,隨著各地經濟成績單陸續出爐,龍虎榜再度落定。
作為一個地級城市,蘇州以4.36萬億元工業總產值和1.1萬億元工業增加值雙雙超過上海,僅次于深圳,人均工業生產值和人均工業附加值則位居榜首。蘇州因此被譽為“中國最強地級市”。
2023年一季度,蘇州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負增長4.4%,但3月當月規上工業產值增速已經轉正,同比增長1.4%,其中儀器儀表制造、專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等裝備制造產業產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對蘇州經濟支撐作用顯而易見。
一個地級市的實體經濟尤其是高端制造業何以如此之強?
與此同時,蘇州的金融生態頗為獨特。在國家發改委2022年公布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蘇州企業融資便利度指標獲評滿分,位居全國第一。在民營經濟活躍的蘇州,銀行業敢貸愿貸而不是惜貸甚至懼貸?它們的不良貸款率會因此飆升嗎?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命脈所在,而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蘇州金融業與實體經濟之間是否確實相待而成?蘇州金融生態有何外界不解之謎?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當下,蘇州各金融機構會有哪些非常之舉?
在金融監管當局提出“金融生態建設”20周年之際,金融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蘇州實踐為全國關注。在人民銀行蘇州市中心支行、蘇州銀保監分局和蘇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聯合指導和支持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6人團隊遠赴蘇州實地調研,僅在蘇州市的行程就已超1000公里。
其間,調研團隊不僅分別舉辦了金融機構和高端制造業企業座談會,還實地走訪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和第三方機構等等,并采取了專題訪談和問卷調查等多種調研方式,探求“最強地級市”模式之因。
與此同時,調研團隊還對蘇州市18萬家制造業企業、1.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86家專精特新企業和164家制造業上市公司進行了大數據統計分析,并將其與實地調研獲取數據和素材進行交叉驗證,力求調研報告的嚴謹權威。
調研團隊歷時一個多月的實地深調研和大數據挖掘分析已步入收官階段?;谏钫{研所獲取的海量數據、素材和典型案例,調研團隊撰寫的《“中國最強地級市”的金融生態暨金融機構如何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蘇州實踐深調研報告》即將在南方周末App陸續公開發布。敬請關注。
設計:梁淑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