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壓日:正確管理高血壓,控血壓、穩心率缺一不可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變遷,高血壓患病人群不斷增長。我國作為高血壓大國,目前的患病人數已高達2.45億1。由于高血壓早期常無明顯癥狀,患者往往忽視血壓的長期管理,致使我國血壓當前呈現“三高、三低”的特點,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及“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有效控制率低”2。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孫寧玲教授表示:“由于高血壓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常被稱為‘無形的殺手’。隨著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我們國家高血壓的患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例如不健康的飲食、長期的精神壓力過大、肥胖等,而這都會導致交感神經過度激活,一旦交感神經激活,血壓便會明顯上升。所以高血壓離我們并不遠,一定要加以重視?!?/p>
高血壓危害心、腦、腎,應長期做好血壓、心率的正確監測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診室血壓,血壓≥140/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作為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可導致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出血、腎衰竭等疾病3。因此,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降低發生心腦腎及血管并發癥和死亡的總危險,降壓治療的目的是通過降低血壓,有效預防或延遲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發生3。
高血壓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自身血壓水平,來評估血壓的波動情況和降壓療效,預測心血管風險及預后。對于糖尿病、血脂異常、長期精神緊張等高血壓的高危人群3,也可以通過定期監測血壓,實現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在測量血壓的同時,血壓儀上的心率數值也同樣需要關注。心率增快不僅是高血壓常見的臨床表現,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4,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孫寧玲教授表示:“當你心率增快的時候,血壓就會增高。心率增快顯示的是交感神經激活,如果交感神經長期激活會導致動脈硬化、內皮功能紊亂,還會引起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和心率增高等。所以除了患者居家自測要注意心率數值,醫生在給患者進行血壓監測時,也要關注心率的快慢,特別是靜息心率是否大于80次/分?!?sup>
高血壓患者要警惕心率過快,降壓同時要穩定心率
高血壓患者首先應控制血壓達標,在降壓治療的同時注重心率管理,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降至<140/90mmHg33,心率長期穩定在60-80次/分5。若實現心率達標,可減少猝死、心肌梗死、腦卒中等惡性事件的發生風險4,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對于高血壓伴有心率快的患者來說,應先排查高血壓患者心率增快的誘因和原因,患者要應做好生活方式的管理,如合理膳食、減鹽限鹽、戒煙限酒、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平和心態、減少壓力和心理應激4。
若改善生活方式后仍無法有效降低心率,可及時進行藥物干預,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同時可控制血壓和降低心率的藥物??墒走x兼有減慢心率和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作用的抗高血壓藥物進行治療5,而一旦開始治療要長期堅持千萬不可隨意自行停藥,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更換治療方案。
孫寧玲教授提醒:“高血壓的管理是多方面的,既要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也要進行藥物治療。對于高血壓合并心率增快的患者,建議使用既能降壓又能控制心率的藥物,可以減少由于交感興奮性導致的心力衰竭、冠心病、動脈硬化、斑塊破裂等事件。同時,對于確診的高血壓患者和高血壓高?;颊呤切枰K身服藥的,這些患者往往已有明確的靶器官受損了,不能隨便停藥。而且服藥其實能保護腎臟等靶器官,延緩疾病的進展?!?/p>
血壓、血糖、血脂相互關聯,“三高”共管刻不容緩
在管理血壓與心率之余,高血壓患者也需要注意自身血糖及血脂的水平。2021年美國健康組織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高血壓仍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危險因素,但如果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險因素疊加,將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顯著極速攀升6。同時,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因素還可能引發腎功能損害。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有超過40%的患者同時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7。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增加3~4倍8;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則會使大血管與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和進展風險明顯增加,也會使患者死亡風險增加9。
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在管理血壓和心率水平的同時進行血壓和血脂的管理具有極大的價值,而已經罹患糖尿病、血脂異常的患者也是高血壓的高危人群,“三高”共管將能夠產生“1+1+1>3”的協同作用,顯著降低心腦血管事件以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7。
參考文獻:
1.方湘, 潘小蓉, 程毅松, 賈禹, 楊榮, 李芳卉, 姚易, 李東澤, 廖曉陽. 《中青年高血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0, 20(7): 753-758.
2.黃虹霞. 高血壓患者的有效管理方法[J]. 大健康, 2021, 000(004):P.1-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9, 019(001):1-44.
4.傅昭儀. 高血壓患者要警惕心率過快[J]. 人人健康, 2021(10):1.
5.高血壓心率管理多學科共識組. 中國高血壓患者心率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2021年版)[J]. 中國全科醫學, 2021, 24(20): 2501-250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95.
6.李勇.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代謝異常綜合管理——以高血壓為切入點的“三高共管,2021
7.本刊編輯部. "三高"共管,樂享健康[J]. 家庭醫藥:就醫選藥, 2020(3):4.
8.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1) :10-25
9.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2021,13(4):31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