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僑牌”,建設“橋梁中的橋梁”

責任編輯:姚憶江

“現在香港對內地的“氣氛”不一樣,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都希望找機會來到內地發展?!鼻f守堃表示。(王瑭琳/圖)

2023年5月17日,一群口音各異、“鄉音難改”的青老華僑聚首江門。

在江門蓬江的一間會堂入口處,陳列的陳皮、醒獅等物件描摹著記憶中的故土模樣。當天,由國務院僑辦和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在廣東江門正式啟幕。來自五大洲90個國家和地區的僑商嘉賓代表共七百多人出席了這場盛會。

大會以“匯聚僑力量,圓夢大灣區”為主題,采取“線下+線上”主分結合的辦會形式,線下主會場設在廣東江門,線上則分別在馬來西亞、泰國、南非、英國、加拿大、美國、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1個國家和地區設置了12個分會場。

在粵港澳大灣區不斷融合的過程中,港澳企業遇到了哪些機遇和挑戰?大灣區如何加強建設來推動各項政策的落實?如何利用好僑商這一“橋梁”,助力僑界青年“走進來”?南方周末記者對話澳門歸僑總會副會長畢志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庫主席莊守堃,圍繞上述熱議話題展開討論。

“金魚游向大海的過程”

南方周末:2023年2月4日,海關總署發布《支持和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若干措施》,聚焦產業、民生和規則銜接提出了20項措施,支持和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高質量發展。你認為澳門在融入內地的發展中,會遇到哪些挑戰?又有哪些機遇?

澳門歸僑總會副會長畢志?。?/strong>由于澳門中小企業的規模和體量無法跟內地同等企業進行比較,加上兩地的體制不同,澳門很多企業的經驗并不能直接拿到內地使用。我在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的青年企業家交流過程中發現,他們在發展的過程中有時會“碰壁”。

進入內地市場需要滿足很多條件,無論跟政府合作還是向企業提供服務都有一定要求,港澳企業會發現原本公司的注冊資本、人員,還有適用的財務、法律與內地的要求不同,就好像“金魚游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