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益30年:平安與希望同行,在城鄉彌合間找連接

30年的時間,可以做到些什么?

30年前,1993年9月,安徽六安處于淮河水災重災區,災區兒童面臨無學可上的困境。而在次年,六安順河平安希望小學順利落成并開學,迅速筑起災區兒童的求學路。30年后,2023年5月,安徽阜陽市的阜南縣平安小學正式揭牌,以更優質的教育環境回饋因王家壩閘2020年7月開閘蓄洪而顧全大局、舉家搬遷的蓄洪區村民子女。

安徽這兩所守護受災學子的小學之間的路,是中國平安走過的30年鄉村教育公益路。從第一所到最新一所,一共119所希望小學的地理印記,是平安自1993年馬明哲倡議成立“希望工程”救助小組后,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

鄉村教育公益30年,平安與希望同行的種子,在金融之源的灌溉下,于中國大地四處發芽,向外生長,一次次結出彌合城鄉教育差距的果實。

最新的小學讓鄉村小孩擁有更好的教育

阜南縣平安小學這顆新的教育公益果實讓身處其中的人感受到了甜。

“我很喜歡現在的學校,”老家就在王家壩閘附近的六年級同學陳琳(化名)是不久前剛剛和哥哥一起從溫州轉學回來的?!澳棠處液透绺?,”爸爸媽媽雖然還在溫州打工,但陳琳談起回家上學這件事時,眼底總是蕩漾著笑意,“老師我也很喜歡?!?/p>

陳琳老家的房子,“從老屋的窗戶往外看就能看到王家壩閘”。為了更好的上學條件,父母早幾年帶著陳琳和哥哥遠赴溫州打工,讓他們在務工地附近上學。直到阜南縣平安小學落成開始招生,陳琳才從溫州轉回來上學,“這里的教育條件更好,離現在的家也近,很方便?!?/p>

除了像陳琳這樣轉學回來的,還有更多原本也住在王家壩閘附近的孩子進入了阜南縣平安小學就讀。

阜南平安小學校園

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地處河南與安徽兩省三縣三河交匯處。因其特殊的位置條件,也被稱為淮河災情的"風向標"。2020年7月,王家壩閘開閘蓄洪,阜南蒙洼蓄洪區的師生們為配合蓄洪,從原校址搬走,多個鄉鎮的教育設施嚴重受損。為全面解決易地搬遷學生的就學問題,在各級政府的統籌和組織下,中國平安主動出資4000萬元,參與在蒙洼居民遷建安置點附近援建新的小學,為蒙洼蓄洪區的師生們提供嶄新的教學環境。據悉,該校已于2021年9月開始招生,現有學生1058名、在校教職工46名。

而在校46名教職工中,擔任副校長的王冬梅老師親歷了孩子們教育條件的變化,“我剛參加工作的學校,那里的孩子特別老實,眼界完全沒有打開,之前文體活動都沒有?!蓖跣iL去了之后給孩子們排節目、演出、上臺,“其實很多農村孩子很有天賦,會唱歌,會跳舞,就是沒有人教他們?!爆F在,阜南縣平安小學已開設了六十多類興趣發展課程。

而今,從村鎮到這里來上學的孩子們,受益于學校豐富的教學資源,得到了更廣泛的發展,“比如走進110指揮中心,帶領孩子走進消防隊,帶孩子們去遠足,開發我們認為能用的課程資源?!睂W校校長喬浩介紹。

此外,除了原有的資源,學校在軟件資源上還得到了來自平安的源源不斷的助力。

5月23日上午,阜南縣平安小學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揭牌儀式,"與希望同行"中國平安2023年支教行動也在儀式上正式啟動。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艷,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郭美薦,中國足球協會副秘書長赫曉峰,阜陽市市長劉玉杰,阜南縣縣委書記李云川及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等一行,與全體教職工及學生代表一道,一起回顧了阜南平安小學籌建發展的歷程,對參與援建的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及支教志愿者表達了真誠的感謝。

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艷與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為阜南縣平安小學揭牌

"平安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捐資援建阜南縣平安小學,幫助蓄洪區易地搬遷安置群眾解決困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非公企業的情懷、格局和擔當。"黃艷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中國平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踐行教育公益的成果?;顒赢斎者€舉辦了足球公益捐贈儀式,赫曉峰代表中國足協中國之隊向阜南縣平安小學捐贈足球器材、訓練物資和中國女足全隊簽名球衣,鼓勵學校球隊努力訓練,爭取登上更大的賽場。中國平安并攜手中國青基會共同捐贈小平科技實驗室、聯合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捐贈科普圖書。  

最美的成績公益行至中場,回望一路生花

中國平安至今已成立35周年,多年來堅持從上到下深入推進一系列感恩回饋社會的重要公益行動。與此同時,到今天,中國平安的鄉村教育公益之路行至30年之際,回望過去,已見花開遍地。

自援建安徽六安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學伊始,到今天阜南縣平安小學落成,平安已在全國援建了119所平安希望小學,累計招募了超過一萬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務時長總計超37萬小時,在1039所智慧學校落地實施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培訓鄉村教師14110人次,惠及31萬余名鄉村學生。

數據的背后,是公益花園中具體的人和事。

1997年,平安“希望工程”考察組在陜西延安梁村鄉平安希望小學發現了喜娃的求學困境。數年間,喜娃在平安員工的接力幫助下,最終考上延安一所大學,畢業后在延安發展。故事還有后續,前些年,喜娃還主動找到"平安媽媽",身體力行地將自己身上開出的這朵花送給更多鄉村孩子。

一路上的花,更有在家園危難之際開出來的。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北川平安希望小學位于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校長蒲春明提到,“地震最初幾天,全體學生都在學校里,平安公司總部領導心系學校師生的安全,主動聯系我們,又派人冒著危險進山,給學校送來寶貴的生活物資。后來,在撤離、安置過程中給了我們全力的幫助?!?/p>

災情穩定后,平安集團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明園慈善基金聯合出資重建該校。明園基金是馬明哲及其家人在宋慶齡基金會捐贈設立的專項基金。馬明哲對各地平安希望小學提了新要求:"新的學校建設是百年大計,應該高標準,嚴要求。在嚴格執行國家標準之外,進一步強化各地平安小學的建設質量意識,確保學生就學環境的安全,是平安應盡的責任。"中國平安為此還發布了平安希望小學的建筑標準,突出加強抗震和消防設計。

在資金幫扶和硬件支持之外,對鄉村教育中的教師資源短缺、特色教育發展受阻,平安也沒有忽略。

2017年起,中國平安在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青基會發起的平安支教計劃中,增加了關注鄉村學生的心理健康、科技素養、美育教育等三個方向的專項,為希望小學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支持學生在多方面發展。

一路開花,順河平安希望小學的足球課程,便是其中一朵。

阜南平安小學足球隊

2016年,平安的一位支教老師在學校設立了為期一個月的足球支教項目。一路進來的還有平安捐贈的球門、足球等配套。此后的體育課,每個孩子的腳下都有了一個足球。2017年,順河平安希望小學就因球隊出色的成績而成為教育部認定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生們后來甚至參加了平安組織的大連足球夏令營活動,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除了足球,更有其他豐富課程。

2022年夏天,飛盤運動爆火。沒過多久,平安志愿者錢百萬就把這項運動帶進了鄉村學校。

在山西晉中,教街舞十余年的小史是永康平安智慧小學里最受歡迎的支教老師。他帶來的街舞課程,讓每個愛舞蹈的鄉村孩子都擁有了自己的一方舞臺。

在廣東茂名,平安代理人鄭仰璇則給化州東方紅希望小學帶來了急救課,向孩子們介紹CPR心肺復蘇術、海姆立克急救術和日常意外傷害等急救知識。

當時間來到2023年,平安在鄉村教育公益堅守并創新30年之際,又將在未來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最好的打算平安教育公益的未來,"五大工程"彌合城鄉教育資源差距

教育公益30年的未來之路,去向何方?

早在2017年,馬明哲在與全國四十余名平安希望小學校長近距離交流時就做出預測,“不用十年,人工智能將給教育帶來革命性的、顛覆性的改變,讓二三四線城市的教育水平趕上一線城市?!?/p>

不久后的2018年元旦,平安開啟了面向“村官、村醫、村教”的三村工程,其中“村教工程”強調以教育振興打造未來之材,聚焦城鄉教育差距及鄉村教師匱乏難題。2019年,平安正式啟動“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研發科技素材校本教材、捐贈科學實驗包、援建科普實驗室等,以科技賦能鄉村小學教育,提升鄉村地區青少年的科技素養。

"互聯網+"時代已來,更多教育力量通過網絡觸達大山深處。希沃與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發布的《鄉村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2020-2021)》指出,鄉村教育課程呈現出課程體系殘缺、師資隊伍支撐力未夯實、課程不可持續等特點。電子白板和遠程課堂為解決鄉村教育課程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平安支教線上教學活動

在遠程課堂的支持下,平安支教隊伍中的志愿者便可通過一根網線將自己的課堂呈現在相距遙遠的更多孩子們的眼前。僅過去一年,平安支教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給全國27個省市的1萬多名鄉村孩子帶來了3592節支教課程。知識通過遠程教育跨越了地理的限制,讓鄉村學校不再是孤島,幫助孩子們與更大的世界廣泛而緊密地連接。

而未來之路的方向,將不僅僅著眼于孩子們科技素養的發展,更將全面體系化。

馬明哲在“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情景課上與同學們互動

阜南平安小學揭牌當日,馬明哲以一名支教志愿者的身份,連線遠程課堂的水利專家,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科技素養情景課。在他的倡導下,作為35周年司慶回饋社會的重要公益行動,中國平安宣布將打造平安教育公益"五大工程"。圍繞科技素養、文學素養、體育素養、心理健康素養等方面的提升,公司將實施硬件維護、課程支教、遠程培訓、夏令營、獎學獎教金等多項舉措,逐步實現平安教育公益行動的迭代升級。

而平安未來打算做的,便是舉金融之力、集科技之長,試圖彌合這些看似一時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和差距。

遠方會否花開,且待來日!

參考資料:

1.南方周末.《鄉村振興進行時:助力三十萬鄉村少年“與希望同行”》

2.南方周末.《村校筑夢30載:平安的鄉村教育進化路》

3.南方周末.《平安式公益,用教育挖“窮根”》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