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工作回顧

3月3日15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開幕,聽取賈慶林主席作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以下是報告部分摘要

一、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應對 國際國內各方面嚴峻挑戰,同心同德、頑強拼搏,成功抗擊南方部分地區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功完成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沉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 的建設取得新的顯著成就。

2008年,也是十一屆全國政協的開局之年。人民政協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經受了一場又一場重大 考驗和精神洗禮,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實現了本屆政協的良好開局。

(一)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鞏固團結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是本屆政協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貫穿各項工作的一條主線。我們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貫徹活動,全面準確 領會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戰略思想和決策部署,增強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信心和 決心,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發揮優勢的著力點。我們按照中共中央的統一安排,結合政協實際,扎實推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認真學習領會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關于科學發展的重要思想,認真學習領會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關于科學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 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于履行職能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高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我們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屆二中全會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戰略思想,推進履行職能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積極發揮人民政 協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和保障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人民政協中的民主權利,鼓勵和支持他們通過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 議、專題協商會等議政平臺,積極發表見解和主張。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提出提案226件,提交社情民意信息3966篇,都得到充分反映和重點辦理。 我們召開常委會議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和戰略部署,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政協為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服務的重點,積極為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建言獻策。認真學習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舉辦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活動,引導廣大委員深刻認識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堅定不移地支持改革開放、 推動人民政協事業實現新發展。

我們把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同加強人民政協的理論武裝結合起來,大力推進思想理論建設。堅持常委會組成人員集體學習和在京委員學 習報告會制度,圍繞奧林匹克運動及其人文精神、“西藏問題”的歷史由來和現狀、臺海局勢等課題,舉辦學習講座。加強對政協委員特別是新委員的學習培訓,舉 辦了兩期委員學習研討班,573名委員參加學習培訓,為完成屆內全員培訓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推動人民政協理論研究逐步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 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建立政協理論研究基地,召開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與人民政協"為主題的座談會,進一步推進人民政協的理論建設。

(二)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言獻策,促進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

過去的一年,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我國經濟發展經受了嚴峻挑戰。一年來,我們密切關注和追蹤經濟發展的態勢,先后組織有關專門委 員會召開9次專題座談會、協商會,研究分析國際經濟環境的新變化和我國經濟形勢的新情況,針對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及時提出實施從緊貨幣政策應保持適當彈 性,既要防止物價上漲過快又要防止經濟出現大起大落,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應該多措并舉、拉動內需、提升信心等建 議,為黨和政府適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們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領域的重要問題積極議政建言。一年來,開展專題調研55項,組織常委、委員參加的視察、考察團13個,立 案并交辦提案4700余件。委員們就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國家糧食基地建設,推動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實施,發揮高等院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優化國家 主體功能區規劃,創新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體制,建立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實驗區,加快遼寧沿海“五點一線”經濟帶建設,啟動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 設,加快三峽物流中心建設,推進云南“興邊富民”工程實施,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等問題,提出了許多專項建議,為黨和政府有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我們始終高度關注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著重就加快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和農村衛生工作、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搞好地 方病防治、發展職業教育、建立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推進勞動合同法實施等問題進行調研,既反映了社情民意,又推動了一些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我們十分關注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圍繞邊境地區少數民族群眾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加強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 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等問題深入調研,為增進民族團結和宗教和睦發揮了作用。我們旗幟鮮明地支持黨和政府依法處置西藏拉薩等地發生的打砸 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組織調研組赴西藏、青海、云南等地進行調研,就維護國家安全、維護西藏和其他藏區穩定提出意見建議。

(三)踴躍投身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匯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山崩地裂,百姓蒙難,舉世震驚。人民政協堅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于抗震救災的各項決 策,積極行動起來,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在震后第一時間就把參與抗震救災確定為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全力以赴投身抗震救災斗爭。全國政協領導同志和各民主黨 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趕赴災區,慰問干部群眾。各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心系災區、情牽災民,積極伸援手、獻愛 心、送溫暖,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近60億元。全國各級政協委員緊急行動起來,以多種形式參與抗震救災斗爭。有的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爭分奪秒搶救被困人 員,想方設法安置受災群眾;有的組織救災突擊隊,星夜兼程奔赴災區,成為打開生命通道的重要力量;有的搭起“粥棚”,為災區群眾提供飲食服務;有的發揮自 身專長,積極開展義診、疫情防處、科技減災、綜合咨詢等活動,解決災區群眾所需,贏得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

我們圍繞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召開主席會議進行專題協商,就《國家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開展研究討論,組織委員深入 災區調研視察,提出許多很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將災區恢復重建與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相結合、加強災后心理救援、完善應急機制等,引起國務院的高度重 視。鼓勵委員中的企業界人士到災區興辦企業,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積極宣傳黨和政府有關政策措施,協助維護災區社會穩定,為恢復災區的生 產生活秩序、加快重建步伐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這場偉大的抗震救災斗爭中,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與全國人民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共同譜寫了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

(四)熱情支持和參與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同海內外中華兒女共襄盛舉

舉辦奧運會是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也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同心愿。我們把成功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 運會、殘奧會作為神圣使命,動員和組織廣大政協委員積極主動支持奧運,全力以赴服務奧運。全國政協多位領導同志帶隊,對奧運設施建設、場館運行、食品安 全、環境改善等進行實地考察。舉辦“同心協力迎奧運”座談會,圍繞實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目標,為進一步做好奧運籌辦工作,提出意見和建 議。“兩會”期間,舉辦專場記者招待會,邀請參與奧運籌辦工作的政協委員,就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的問題介紹情況,宣傳北京奧運精神和理念。廣大政協委員積極 參加“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以志愿者、組織者等身份服務奧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直接參與奧運籌備、組織和服務工作的政協委員們,恪盡職 守、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擔的任務。我們積極鼓勵和支持香港同胞、澳門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捐資建設奧運場館,挺身護衛北京奧運會火炬境外 傳遞,在奧運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國際社會支持參與的結 果,其中也凝結了全國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和心血,體現了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戮力同心、共創偉業的時代風采,彰顯了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 的強大凝聚力和感召力。

(五)廣泛開展海外聯誼工作,增進同港澳臺僑同胞的大團結

人民政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象征,是密切海內外同胞關系的橋梁和紐帶。我們積極宣傳黨和政府對香港、澳門的方針政策,加強與港澳政 團、社團及代表人士的聯系,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力量。及時向港澳委員通報國家方針政策、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政協工作情況,組織100多位港澳委員 在中西部省份和地震災區進行視察、調研,增進港澳委員對內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了解,進一步推進港澳與內地的密切合作。圍繞港澳人士對內地改革開放的貢獻 開展專題調研,就進一步發揮港澳人士的作用提出建議。加強港澳文史資料工作,啟動港澳知名人士音像史料、《香港與共和國同行》專題文史資料征集工作。召開 地方政協港澳臺僑工作研討會,總結工作經驗,探索工作規律,完善工作機制。

我們抓住臺灣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和兩岸關系發展面臨的難得歷史機遇,積極加強同臺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的聯系,組織赴臺考察 活動,邀請臺灣嘉賓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邀請世界知名臺商參觀訪問,接待臺灣各類訪問團500多人次,首次以“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名義赴臺訪 問,拓寬了政協對臺交流的渠道,推動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我們著眼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積極開展與海外僑胞的聯誼工作。邀請僑胞代表列席政協全體會議,組織僑胞回國參 觀考察,舉辦“中國心·中華情”中美華人合唱音樂會,在海外華僑華人專家學者中就進一步擴大開放征集建議性意見,進一步增強了海外僑胞對祖國的了解,提高 了他們參與祖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不斷擴大對外友好交往,努力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人民政協的對外友好交往,是我國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積極配合國家外交工作的總體部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同世界各國 有關機構和國際組織的友好往來,不斷拓展人民政協對外交往的工作領域。繼續推動以高層互訪為重點的雙邊往來,鞏固傳統友誼,增進政治互信,擴大務實合作, 促進人文交流。一年來,全國政協共組織21個團組,赴33個國家訪問或出席國際會議,共接待來自11個國家、2個區域性組織的14個代表團訪華。在對外交 往中,我們著力介紹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介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促進全國政 協同各國相關機構的交流,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

我們以相關組織為平臺,積極參與國際多邊活動。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繼續發揮在經濟社會理事會和類似組織國際協會中的建設性作用,積 極開展同各成員組織的務實交流合作,推動與歐盟經社委員會的圓桌會議機制取得新進展,圍繞中歐貿易投資、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循環產業等召開兩次會議,取得 廣泛共識。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出席亞洲宗教和平會議第七屆大會,積極宣傳我國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的真實情況,妥善處理涉臺、涉藏問題,維護了國家利 益和尊嚴,樹立了我國的良好形象。

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工作取得的成績和良好開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人民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級組織和 廣大政協委員團結奮斗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大力支持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全國政協常委會,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總結一年來的生動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推進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必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共同理想信念,積極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 族各界人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指引下,心往一塊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處使,共同致力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把人民政協工作 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謀劃和開展,自覺與黨和政府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合拍,行動上一致,在關鍵時刻頂得上去、幫得上忙、管得上用,為促進科學發展、保障 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必須把以人為本貫穿于履行職能的各個方面,始終以人民利益為重,以群眾疾苦為念,多建順民意的真言,多獻遂民愿的良策,多辦得民心的實事,切實 做到人民政協為人民。必須把廣泛團結作為攻堅克難的不竭動力,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代表性廣和包容性強的優勢,在應對挑戰中增進共識,在共襄盛舉中凝聚力量, 鞏固發展和衷共濟、共同奮斗的生動局面。必須把發揮委員主體作用作為政協工作的重要基礎,尊重委員的首創精神,維護委員的民主權利,用事業凝聚委員,用實 踐鍛煉委員,用機制激勵委員,真正使廣大委員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盡其能。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比,與新形勢下人民政協承擔的任務相比,我們的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亟待加強和改進的方面。主要是:履行職 能的質量、實效和形式有待提高和完善,專門委員會和界別在政協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不夠充分,人民政協的制度化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等等。對這些問 題,我們要認真研究,并在今后工作中切實加以改進。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