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篇論文沒有我自己寫的東西”:論文是AI寫的,算學術不端嗎?
初稿過后,她的查重率僅有1.6%,在同學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她擔心這個異常低的重復率會引起注意,于是從一些優秀論文中復制了他人的內容,將重復率提高至4.5%。
老師詳細寫了上百字的點評,夸贊部分內容分析得很好,還給出了改進建議。馮曼有些愧疚,自己只是大段復制粘貼,都沒認真看寫了什么,連參考文獻都不知道是否存在。
“論文最忌諱的就是主要觀點不是自己的?!眳秋w說,在留學生中,因ChatGPT造成的學術不端主要有幾種情況,最嚴重的是直接把論文要求告訴ChatGPT,或者給它題目,讓它生成。
責任編輯:李慕琰
“請寫一篇有關粵語的語言學論文”。
當南方周末記者在ChatGPT的聊天框里輸入以上內容后,停頓幾秒,屏幕上慢慢出現一個個字符,連綴成標題“粵語的語言學特點及其在語言接觸中的角色”,還有一百字左右的摘要:“……本論文旨在探討粵語的語音、語法、詞匯等方面的特點,并分析其在語言接觸中的影響……”它條理清晰地生成了六個章節的框架,包括引言、語音特點、詞匯特點、語法特點、在語言接觸中的作用以及結論。
如果你覺得不夠詳細,只要再次輸入指令,比如“請將粵語的語音特點擴充一下”,短暫的停頓后,ChatGPT就可以繼續拓展這部分內容,詳細至聲韻調系統及音變現象的分析。
重復輸入幾次后,南方周末記者得到了一篇五千字左右的完整論文,全程不超過30分鐘。雖然論證較為簡單,但結構思路清晰。如果有更多耐心,還可以繼續輸入指令訓練它,要求它將語言變得更學術化,或列出相關參考文獻。
“抄就是很快啊?!眹鴥饶扯驹盒P侣剬I的大四畢業生李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她的畢業論文初稿中,大約40%的內容由ChatGPT生成。
這并非孤例。在南方周末記者的調查中,一些高校學生借助ChatGPT完成了課程作業、期中論文甚至本碩畢業論文,他們教育背景不一,來自二本院校、普通一本或985高校皆有。
據教育部統計,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1158萬人,而絕大部分人都要經歷畢業論文這一關。當前正值畢業季,在社交平臺上,“用ChatGPT寫論文”“用ChatGPT給論文降重”等經驗分享帖比比皆是。在電商平臺上,也有相關賬號在售賣。
“這就是一個bug(漏洞)存在”。從事留學服務工作的吳飛這樣形容ChatGPT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使用。ChatGPT出現后,吳飛增設了一項業務,專門幫助不當使用ChatGPT的留學生進行申訴。
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1158萬人,而絕大部分人都要經歷畢業論文這一關。正值畢業季,在社交平臺上,用AI寫論文的經驗分享帖比比皆是。文圖無關。
“它會重復說‘車轱轆話’”
4月,某一本院校大三學生馮曼開始使用ChatGPT寫作一門通識選修課的期中論文。她的專業是法律,論文要求題材自定,四千字左右,并給出10篇以上參考文獻。
馮曼把論文主題定為AI對法律領域的影響,接著,她向ChatGPT提問,它以這個主題列出了論文大綱。
馮曼覺得ChatGPT生成的內容“挺專業的,語氣各方面都很像一篇論文”。之后,她又將每一部分分別拓展提問,將生成的內容復制在自己的論文中,稍作修改。最后形成的論文中,有99%的內容由ChatGPT生成。
ChatGPT生成每一部分內容時,都會列出四五條參考來源。馮曼從中挑了10條作為論文參考文獻列在最后。最開始,ChatGPT列出了很多外文文獻,“明顯就是我這個水平不可能看得懂的文獻”,馮曼只好再次指定生成中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