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煒:粵港澳文化所代表的中國傳統依然生機勃勃
在人類學的意義上,廣東無論是在族群還是文化上都隱含著中原文化傳統的DNA。
責任編輯:李慕琰
宋明煒通過視頻發言參加了“傳統與現代,地域與世界——中外文明視野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研討會”。
先說一件有趣的事,我參加過一次基因測試,我雖然出生在山東濟南,是在北方長大的,但我的基因測試結果卻說明我有70%多的廣東基因。我想這不見得說明我們家族有廣東人的血統,而很可能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所謂中原民族曾經數次南遷,廣東是古代的北方中原人南遷的集結地。
在人類學的意義上,廣東無論是在族群還是文化上都隱含著中原文化傳統的DNA,所謂南粵、嶺南,反而保留著中國古代中原地區的文化傳統,粵語以及廣東地區的其他方言中殘存著中原雅音。我從自己的基因測試來談這件事,只能算是一個趣聞,我既不是人類學家,也不是語言學家,更不懂基因學,但從一個歷史的脈絡中,我是想要說明,粵港澳文化可能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最有生機的部分,在習俗與生活的層面上,傳統依然生機勃勃。
但我今天要談的重點,是在于廣東在整個中華文明中具有的先進性。前面講的,每當北方陷入戰亂,北方民族入侵,中原文明會后撤到南方,到廣東。但后撤過來的其實是精致、發達的先進文明。到了近代,這一點就變得更加明顯了,從清末以來,廣東是中西文明沖突的主戰場,也是中西文明交匯的大熔爐。到了晚清七十年,中國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