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紀錄片導演花總:那些去越南淘金的中國人,都怎么樣了?
這兩年,大家都在說越南增速快,按道理說應該做什么都掙錢才對?,F實的情況是,新冠疫情對越南經濟影響很大,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恢復。
越南的電商帶貨主要是貨到付款,100塊人民幣以內客單價的電商產品賣得比較好,超過100塊人民幣的東西就費些力氣。
三位主人公來得早,捕捉到了越南發展的紅利,翻身上岸,有點像當年中國人闖關東、走西口的路子。
陳總不看好涂與豪的生意。他是一個老江湖,但還是被阿珍的故事感動了,決定私人借一筆錢給涂與豪。老江湖內心的溫度,是片子里最感人的地方之一。
(本文首發于2023年6月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張玥
越南電商消費要形成一個特別火熱的賽道以及強勁的內需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跨越。
2023年5月23日,花總(網名)在越南拍攝的紀錄片《出?!飞暇€。在越南拍攝的幾個月里,花總記錄下幾位中國人在越南的創業故事。他們之中,有人身家過億,希望在越南發展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也有人在堅守與放棄的邊緣掙扎。
過去十幾年間,花總一直活躍在社交平臺,鑒表、寫裝腔指南、揭露世奢會、揭穿五星級酒店的衛生亂象。2020年疫情期間,花總曾拍攝紀錄片《口罩獵人》,首度以紀錄片導演身份亮相。
三年之后,花總又一次記錄下在他鄉的中國商人。近年來,全球化格局的劇烈變動加速了產業變遷,擁有九千多萬人的越南,其經濟發展的增速及走向,逐漸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關注。
“你好我好大家好,反而就太平淡了”
南方周末:怎么想到采訪在越南創業的中國人?
花總:2022年準備做一檔《花總看世界》的欄目,越南是第一站。但因為一些原因,項目停止了,當時人已經到越南了,比較沮喪。
當時正好在河內一個湖邊喝咖啡,發現河內要舉辦國際馬拉松比賽,贊助商是中國的一個運動品牌,我就聯系了他們,想采訪他們在越南出海的情況。拍了一段時間,這個品牌因為友商陷入輿論危機,決定終止我的跟拍和采訪。
那個時候人相當絕望。準備放棄的時候,剛好和在越南的中國商人朋友吃飯,有人就給我介紹了故事的第一個主人公——王衛亞。他是一個證券公司的老板,我就想要不干脆拍一拍,把出海的創業者當成拍攝對象。
涂與豪(主人公之一)是王衛亞的投資對象,拍完王衛亞就去拍了涂與豪。拍攝涂與豪的過程中,我們又從河內去了胡志明,王衛亞想促成涂與豪和另一個主人公黎叔合作,于是最后又拍了黎叔的故事。
南方周末:他們為什么會去越南創業?
花總:王總(王衛亞)去越南搞證券公司,因為他當時在中國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