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家景煥:音樂是最意味深長的語言
“這個行業要懷著敬畏之心去對待,我們知道的東西永遠只是冰山一角”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周建平
新冠疫情三年,廣州交響樂團做了許多線上音樂會和公開課,希望能陪伴和療愈大家。持續了幾年的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在2021年無法線下舉行,于是邀請馬友友、余隆和很多青年音樂家做線上音樂會和對話?!拔覀円魳饭ぷ髡呦M苡酶嗟?、特別的方式,讓大家充滿希望?!睆V州交響樂團常任指揮景煥說。盡管疫情期間依然繁忙,但曾被樂團的排練、演出、樂譜研究填滿日常的景煥偶爾有靜下來的機會?!靶菹⑹悄X袋在進行另一種過濾,也是一種沉淀?!惫ぷ饕院?,這樣的沉淀太少太少。常出現的情況是,她要準備的演出已經排到兩年后。
景煥1981年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她的外婆是歌曲譯配大師、音樂教育家鄧映易,曾配譯了包括貝多芬、舒伯特、舒曼、馬勒在內的許多經典作品,并培養了大批聲樂工作者和教學人才。景煥的父親是作曲家、指揮家景建樹,母親則是一個歌唱家?!拔冶旧硐矚g,家里人又都做這行,我根本就不需要做選擇。家人沒跟我討論過,也不曾在教育上強調什么,都是‘散養’。如果說我有什么別的考慮,那最多就是我的家庭讓我覺得選擇這條路也許生存空間更廣闊?!本盁ㄕf。
從小學鋼琴的景煥在十多歲時學到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對其復雜性和縝密的邏輯“嘆為觀止”,“就覺得他(巴赫)該不會是外星人吧?!庇谑且槐橛忠槐榈貜椬?。這種對復雜性的興趣持續至今,景煥每次學作品時,都會力圖通過樂譜去研究、體會、接近作曲家創作時的心情。那些意味深長的細節最后在她的腦海里逐漸顯現,像一幅復雜而生動的地圖。
后來她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作曲。父親告訴她,作曲能夠享受聽到自己作品的喜悅,但是很辛苦,而且那種辛苦只能獨自完成,有點孤獨。指揮要和樂隊排練,每天都在輸入和輸出,其中還有二度創作。
考大學時,景煥選擇了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入學后師從指揮家、音樂教育家徐新教授。2009年,她以優異成績取得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指揮碩士學位,后來獲得全額獎學金繼續攻讀該校博士學位。畢業后,景煥進入美國辛辛那提交響樂團,兼任辛辛那提青年管弦樂團助理指揮以及阿塔利亞室內樂團首席客座指揮。她參與了多個國際大賽,活躍于各種國際音樂節,引起業內的關注。
2012年,景煥在美國辛辛那提交響樂團一場演出的后臺偶遇廣州交響樂團音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