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楊千嬅的演唱會搶不到票,票都到黃牛手里了?
黃牛并非打擊不了,很多時候是因各方利益盤根錯節,大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比如當下的“強實名”制度,就能打中黃牛的七寸,但它帶來的新問題是,如何確定退票門檻。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黃牛為何總能搶走大部分票。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 圖)
線下演出市場火熱復蘇,不少大型演唱會重啟,搶票難屢屢登上熱搜。比如楊千嬅、周杰倫演唱會的門票,讓不少粉絲搶到懷疑人生,還是搶不到票,甚至還有“某廣州房東劃龍舟去珠江上聽楊千嬅演唱會”的段子在微博被熱議。
可“官網一秒空,黃牛遍地有”,在一些交易平臺上,立即就有很多人在高價轉售票源,顯然,大部分票都被黃牛搶走了。很多歌迷對黃牛恨得牙癢癢,比如歌迷會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抵制黃牛的活動,呼吁“寧可鳥巢門口站,也不能讓黃牛賺”,另一邊,黃牛票仍在漲。
黃牛為何總能搶走大部分票?此前的反黃牛大戰,為何總是雷聲大、雨點???時下一些演唱會推行“強實名”政策(人、證、臉三合一),能夠根除黃牛嗎?
黃牛的票從哪里來
“黃牛的票到底從哪來?”這是很多搶不到票的歌迷普遍存在的疑問。為什么歌迷掐著鬧鐘搶票還是搶不到,黃牛手中卻總有大把的票?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黃牛搶票主要靠的是搶票軟件,通過技術手段提高刷票的速度和頻率,歌迷以為自己的手速已經很快,但其實搶票軟件的速度比你還要快上幾倍。
另外一種搶票走的是人海戰術。在一些熱門歌手演唱會開票時,一些黃牛會動員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