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劃算的交易不會出現在閱讀的世界
如何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又不致把自己弄到精疲力竭,是重要但很難回答的問題。
責任編輯:劉小磊
英國作家畢湯姆和他的“五十本經典”系列圖書。
“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張愛玲這句話今日也許要改成“長的是電影,短的是經典”。今日的電影,特別是所謂好萊塢大制作,都長得要命。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和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系列片長逾三小時,幾乎已成慣例。就連《疾速追殺4》這樣一出由動作場面串聯而成的電影,也要花近180分鐘,才肯讓他的主角“壯烈犧牲”。作家戈爾?維達爾(Gore Vidal)揶揄美劇時說“垃圾也有它的邏輯,叫垃圾邏輯”。(Even shit has its logic. It's called shit logic.)這些電影的垃圾邏輯是長度等于深度,以為只要它們認真看待自己的幼稚和荒謬,它們的幼稚和荒謬就會被認真看待。
“短的是經典”是當今的出版趨勢?!拔嵘灿醒?,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是《莊子?養生主》的千古名句。如何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又不致把自己弄到精疲力竭,是重要但很難回答的問題,英文所謂“million-dollar question”。在社交媒體、智能電話和移動互聯網大行其道的今天,人的集中力時間(attention span)愈來愈短?,F代人連戀愛甚至做愛也要講求“時間管理”,何況是閱讀?于是,將閱讀的馬拉松變成短跑的“速成書”,以及“盡收天下兵器”(把經典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