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鳳梨、黃梨、王梨為啥傻傻分不清楚?

有人會質疑,哪怕說鳳梨和菠蘿在學術上是同一種東西的兩個不同的名字,但目前市場上就是把它們當兩種水果來賣。

無論是鳳梨、王梨還是黃梨,這都是菠蘿的本土化名稱。也許有人想不通,為何這種名稱沒有流傳到廣大的內地,只在廣東和福建一帶流行?這就跟菠蘿的生長屬性有關了。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 ,菠蘿是怎么來的。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 圖)

近日,網絡上掀起關于“你在吃菠蘿時菠蘿也在吃你”的問題的討論。

有網友說,吃完菠蘿有扎嘴的感覺。其實這是因為菠蘿中含有“菠蘿蛋白酶”,當你把菠蘿吃進嘴里,這種蛋白酶會去消化蛋白質,溶解你口腔里的一切,誘發刺痛感。

聽起來好像很可怕,有人就說,不吃菠蘿,那就只能吃鳳梨、王梨或者黃梨了。對此,一些網友有點懵了,菠蘿、鳳梨、黃梨不是同一種水果嗎?其實,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這種水果剛來到中國的時候,人們對它的稱呼沒有統一口徑。

菠蘿名稱的由來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一心想從西邊到達中國的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至死他都堅信自己到了中國。雖說其后新大陸的命名跟他沒半毛錢關系,但哥倫布發現美洲,還是給當地的水果和其他糧食作物傳到亞歐大陸,開創了起始點。

有人推測,菠蘿是在16世紀,也就是明朝中葉從南美地區直接橫跨大洋來到中國的。也有人認為,它是按照傳統的航路,先從南美到了歐洲,之后又被歐洲人繞過好望角再經過印度,傳到東南亞以及中國南部地區的。

究竟是哪種路線已經不重要了,而菠蘿名字的由來,卻跟印度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早期時候,稱謂上人們將它和菠蘿蜜混為一談。

菠蘿蜜現代人都見過,個頭如同冬瓜那么大,它產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