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酒,一首靈泉與生命之詩
春暖時分,青潤萬物,一派生機盎然。
鷺鳥飏飏,丹青赤水,灘頭斜陽碧波。
春天染綠了赤水河畔。連結川南和黔北的二郎灘頭,神秘的鰼部酒谷與醬香王國的核心地帶,正吸引成群的白鷺“尋香”而來。
生態習酒 白鷺群飛(視頻來源:習酒集團)
良禽擇木而棲。要知道,白鷺是國際環保組織“認證”的“環保鳥”,鷺種群數量的變化,可直接作為地區環境監測的一項動態指標。鷺鳥在赤水河畔筑起新巢,這是中國唯一一條沒有被污染的長江支流赤水河整體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訊號。
3月14日,生于斯長于斯的習酒集團召開了2023年生態環境工作會,除全面總結2022年度的生態環境工作之外,還提出了2023年的生態環境工作方向。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發布了《貴州習酒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7年生態環境工作規劃》,這也標志著習酒生態環境工作已經進入全新階段。
生物多樣性的“方舟”
習酒興于赤水河,長于赤水河,成于赤水河。
這條盤踞云貴川的山河水,史料記載當中歷稱“鰼部水”“大涉水”“安樂水”“赤虺河”,明代因其“每雨漲水,色深赤”,得名“赤水河”。中下游八百里,醬香品牌沿河密布,優越的地理稟賦和水文特性,浸潤出中國醬香白酒的最強陣營。
飲水思其源,做酒溯其源。赤水河源頭的確立,要說回31年前。1992年,貴州省習酒廠邀請16位學者開啟了一場純人文的“千里赤水河行”考察活動??疾礻犆刻煲殚喆罅康馁Y料,經過多方考證、實地探尋,論證出赤水河的源頭就在云南鎮雄的滮水巖。此處海拔1760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04°45'6",北緯27°25'56"。至此,為莫衷一是的赤水河源頭之爭畫上句號,同時也摸清了赤水河流域的地形地貌。
尋根溯源,赤水河的神秘面紗由此揭開。
從云南蜿蜒而上,流經至三省接壤處一個叫雞鳴三省的地方,數條支流交匯后,赤水河變得寬闊,繼而奔涌向東,再沿著貴州西北部的仁懷、習水、赤水等地繞個大彎后,北流至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最終在那里匯入長江。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從上游的喀斯特地貌,一路穿山越嶺,浩浩蕩蕩奔向中游的丹霞地貌、丘陵地帶,最后流入盆地。赤水河的每一次登臺,都演繹出了一幅幅難以復制的絕美風景,或平疇沃野,或峰巒競秀。出自大自然之手的水墨丹青,令人心馳神往。
其中,也孕育出貴州省面積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貴州省習水縣境內的習水保護區(全稱為習水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生態風光旖旎,保存了原生性較強的常綠闊葉林,且分布集中成片面積達4萬公頃,這是國內其他林區不能比擬的。
復雜的地貌、優越的氣候與水文條件,給予了習水獨特而豐沃的自然景觀,也孕育出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桫欏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傘形如蓋,如華蓋而立,堪稱“植物國寶”,穿越1.8億年,今天仍然能在習水森林里一睹桫欏芳容。習水是桫欏生長的好地方,也是各種珍奇動物的家園——保護區獸類占貴州省獸類總數的54%,豹、云豹、獼猴、穿山甲等珍稀保護獸類占貴州省現有國家重點保護獸類的75%。
依水而生的習酒,在歷史的選擇和自然的眷顧里不斷醞熟,守著赤水河畔不疾不徐,不矜不盈,韌性生長。
赤水河畔的“黃金河谷”
人類逐水而居,聚合成群。
赤水河流域,群山守護、眾水環繞,從石器時代開始,就已經有古人類活動。
其實,無論從河流長度、河水流量還是流域面積計算,赤水河都無法在中國的河流中排進前二十的位置,但這條山川河,對于貴州,乃至整個西南邊陲來說,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上游重要支流和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和保護價值,也是貴州實施“北上”戰略的一個重要窗口。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赤水河就已成為連通幾省物資交流的重要水道之一。川鹽通過赤水河源源不斷輸入貴州內地,不僅為百姓提供了重要的生活物資,更推動和促進了這一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快速發展。
而赤水河畔發達的生態產業——白酒釀造,同樣得益于大自然的饋贈。
赤水河美酒河
赤水河四分之三流域在群山之中,它是中國唯一一條沒有被污染也沒有修建水電站的長江支流。據一份針對赤水河河水溶解態微量元素的研究報告顯示,赤水河水鋁、鐵、鉻、砷等元素含量遠低于WHO飲用水質標準,而鍶的含量則遠超世界河流(412.86:78),pH值7.2-7.8,酸堿度適中。
這意味著,位于“酒核”地帶的赤水河段水質不僅符合飲用水質標準,而且百倍優于后者。所謂“水為酒之血”,水的品質對酒的品質有著直接影響,赤水河的優質水源,為確保習酒的高品質奠下了堅實基石,赤水河谷也成為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
習酒堅信守住赤水河的一江春水、兩岸青山,就是守住企業發展和生態的兩條底線;守住赤水河的游魚細石、自然風物,就是守住“天賜”的禮物。
青山朗朗,赤水潺潺
大環境上,為更好地修復水域生態環境,赤水河流域于201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漁,成為了長江流域首條實施全面“十年禁漁”的一級支流;
為加強對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起有效監督和推進作用,2021年,云南、貴州、四川三省共同立法保護赤水河流域——這也是中國首個地方流域共同立法,以“共同決定+條例”的方式,三省同步實施;
為探尋保護與開發的雙贏之路,受河水饋贈的白酒企業,亦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投身到生態文明的建設當中。2020年,包括習酒在內的酒企簽署了《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用行動保護“母親河”。
作為曾牽頭“千里赤水河行”考察行動、如今已經成長為中國第二大醬香白酒企業——習酒,是赤水河生態資源的受益者,更是生于斯長于斯的守護者。早在2018年,習酒重回故地,向赤水河源頭鎮雄縣捐贈生態扶貧資金數百萬元,飲水思源,感恩鎮雄為保護赤水河所作的貢獻,助力鎮雄綠色發展。
只有青山綠水常在,方能涵養一方產業。習酒深知,綠色是助推企業新時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在生態保護工作上不斷深化責任意識,認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以戰略高度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任務和重大意義。于是就有了以打造白酒行業生態環保先進企業為目標,自覺營造酒美、人美、環境美的良好氛圍,以習酒君品文化引領,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習酒生態品牌。
近年來,習酒從生態戰略層面,建設了一套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開展全員全過程生態環境管理,不斷推動軟實力建設、提升現代環境治理能力。
為承擔企業責任,更大限度保護赤水河的水質,2019年至今,習酒總投資近5億元,高標準建設黃金坪生產廢水處理廠2號系統和中渡污水處理廠。
以廢水處理為例,黃金坪生產廢水處理廠排放接近類地表水Ⅲ類水質;中渡污水處理廠排放水質優于類地表水Ⅲ類。
習酒《2022年生態環境工作總結》顯示,在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的同時,習酒也在大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是開展中水回用項目,中水回用率23.92%,實現綠化、衛生、施工用水資源利用和減污降碳,累計節約成本88.2萬元。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在應對極端干旱氣候方面起重要作用。二是,一般固體廢物循環利用,通過將一般固體廢物用于廠區綠化工程建設,節約成本49.2萬元,有效改善廠區綠化土壤結構,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實現了釀酒生產與綠色生態的良性互動。
在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國之大者”“省之大計”“企業大事”面前,如何走好“好水釀好酒,好酒帶好糧”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習酒也有一套自己的綠色發展“生態密碼”:
自2015年起,習酒沿赤水河開展“保護赤水河·習酒在行動”公益活動,全員義務植樹、植草,積極增加森林碳匯。在剛剛過去的植樹節期間,習酒完成了第九次活動——習酒累計植樹2.7萬余株,植樹、植草綠化面積近900畝。
植樹活動啟動儀式
持續開展的“增殖放流”活動,則是通過向赤水河投放8萬余尾中華倒刺鲃魚,使水系生態通過自然循環達到生態平衡,讓赤水河水質更加優質。另外,習酒投資近2000萬元開展赤水河及其支流的邊坡修復和生態治理,習酒也是赤水河流域首家向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捐贈生態保護修復專項基金的白酒企業,665萬專項基金將用作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
習酒“增殖放流”活動向赤水河投放魚苗
生態行動,筑牢綠色生態屏障
縱使曾走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被今天的習酒人奉為圭臬。取之于自然,并帶頭回饋于自然,習酒“尊崇自然”“敬天愛人”的君品涵養可窺一二。
一次行動的力量或許是有限的,但是多方位、持續的行動就能夠帶來聚沙成塔的效果。這些實實在在的人力、物力投入,已然成為習酒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最樸實、最生動的舉措。綠色是習酒的底色,生態是習酒的根本。
根據工作人員介紹,習酒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創新和延伸開展系列活動,加強赤水河的生態修復和保護。
如今的習酒廠區,林在廠中,廠在林中;酒谷酒香裊裊,白鷺橫渡灘頭。廢水高標準處理排放,水更清了;燃煤改燃氣,天空更藍了。很難想象建廠之初的黃金坪,曾經盡是一片荊棘叢生、植被稀少的荒涼景象。
直觀可見的是,在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上,習酒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一條由碧玉、新月、河流組成的靜謐又詩意的和諧發展路,正在走進現實:習酒作為高度依賴赤水河流域自然環境的企業,提升生態環境保護能力,既是發展需要,也是習酒踏實踐行君品文化的決心。在探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上,習酒全面建設“零碳工廠”,助力鄉村振興,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謀發展,是應有之義,也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灘頭奮楫,只為續寫一首靈泉與生命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