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頭還是鴨脖,何以成了羅生門?丨快評
既然事發當時學生就已確定是鴨脖,為何還要驚動市監部門,事后還把視頻發上網?市監部門“第一時間”到場后,為何不鑒定實物而對圖片進行比對?送檢的為何只是“留樣”而不是爭議異物本身?這些疑問,都應該得到回答。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江西一高校食堂吃出“疑似鼠頭”事件持續引起熱議。盡管學校和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都回應稱疑似鼠頭其實是“鴨脖”,但這一回應并沒有消除廣大網民的疑慮。
2023年6月1日,一則“江西一高校飯菜中疑吃出老鼠頭”的視頻在社交網絡大量傳播。6月3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確認視頻是在該校食堂拍攝,但稱飯菜中的“異物”經當事人確認為鴨脖。人民網江西頻道3日晚間發出的視頻報道中,南昌市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昌東分局局長也表示,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反復對比,確認網傳視頻中的“異物”就是鴨脖。
但是,相關部門的回應并沒有消除網民的疑慮,事件在網絡上的傳播越演越烈。
首先,從網傳視頻和截圖來看,飯菜中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