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丨凝視
(本文首發于2023年6月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少女時,我看過太多人掉進江里而害怕水,一直到十六年前才學會游泳,是因為有了孩子,想到萬一落水,可以救孩子。女兒出生的第二天,醫院護士推來一個大充氣塑料桶,里面裝滿水,在她脖子上套上柔軟的游泳圈,把光溜溜的她放進去,她就像一條小魚在水里游。她開始了解這個空間,沒有我那樣的懼怕,而這水桶,當然比我的子宮寬綽,她很開心。她長大一些,不像別的孩子先會爬,而是用屁股移動,再大一些,她可以走路,倒是爬上門框,爬上樹和墻,整個身體總在跳和跑,來適應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這個巨大的空間。
新冠疫情暴發后,我來到英國,沒多久,除了超市,餐館、服裝店、圖書館、運動場所、影院劇場等全關,常常在街上看到男人長發飄飄,不要以為新時尚來了,因為理發店關門了。
學校關了好幾次,女兒回到我們臨時寄寓的朋友的一套漂亮公寓。在櫻草山附近,那兒樓高,風景綺麗,可俯瞰攝政公園、圣保羅教堂和倫敦眼,泰晤士河水如飄帶掠過眼去。我們三個人在一個空間里,女兒在自己的臥室上網課,先生用了朋友價值不菲的老書桌。餐桌空著,我覺得廚房的空間更好,正對著園子里的樹林,不時有黑鳥飛過,我也可以隨時給他倆做吃的:火腿面包或是烤香腸雞蛋蘑菇,海鮮沙拉或是一碗四川麻辣小面。廚房屬于這套公寓的公共區域,好在我已練就任何時候被打斷可以重新開始的技能,不怕被打擾。
按規定,人可以從住所外出,人與人間隔兩米,采購食品或戶外走路。附近有幾個超市,我們家一周購一次食品,也選擇走路。生活簡單,所需也簡單,呼吸新鮮空氣,充分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吃一頓飯,聽一首歌曲,看一部電影,哪怕每周一次站在窗口拍手掌支持醫護人員抗疫情的辛勞,也變得格外珍貴。
走路時,每經過攝政公園路122號,我便會停下一會,因為恩格斯曾在里面的空間生活過。當年是燕妮為恩格斯一家找到這房子。她寫信描述:“我找到了一座非常吸引人的房子,位置很寬敞,就在櫻草山邊上,房前的所有房間都有很美、很開闊的視野,空氣也很好。附近的街道上有各式商店,你的妻子可以在那里買到各種各樣的東西?!?870年夏末,恩格斯搬來,有四間臥室、一間書房、兩間客廳、一間廚房和帶浴缸的寬敞的浴室。不難想到,他在這個空間里,與馬克思是近鄰,度過了一段值得回憶的日子。
在馬克思離開后,倍感孤寂的恩格斯整理他的書稿,腦子里涌現出之前察覺不到的東西。我仿佛看見,他有時伏案寫《反杜林論》和《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情景,有時面無表情,靠窗側立。石塊鋪就的街道響著馬車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