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作文為何成了“新八股”?

作文這一題目的設置,最基礎的是考察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就是語法、用詞和行文是否通順。進一步的,應該是對思維能力、審題和謀篇布局能力的考察,這也是重中之重。更高的則有文筆、文采的檢驗,屬于錦上添花。

責任編輯:陳斌

6月是考試的季節,高考和中考接踵而至。每年這個時候,考場作文都會從原本只有師生家長關心的語文題,變為全社會共同討論的網絡熱點。

然而縱觀近幾年全國卷,優秀的考場作文仍然寥寥無幾:盡管離題偏題的現象少了,但文章內容雷同,套路化、泛道德化,使得高考作文出現嚴重的同質化——網友將其稱為“作文申論化”,知道的這是考場作文,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申論大題。

近些年的高考語文命題,在作文上一般不設審題障礙,因此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離題偏題。如2020年“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2021年“可為與有為”“關于理想”,2022年以《紅樓夢》某一情節引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材料作文。這些命題淡化了審題趨向,考生非常容易就能理解到作文的主旨思想,進行流水線的材料堆砌向主題靠攏。

以近些年比較著名的高考滿分作文為例:2020年《攜手同一世界》,2021年《欲有為》,2022年《善用“寶黛”思維,跳出“囚人”框架》,這幾篇作文的語言模板化十分明顯。以“主題正確”代替了獨立思考,以道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