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你的高考結束了,你的人生才剛開始
你是2023年的高考考生,是1291萬勇敢的考生中的一員;你是早就經歷過高考的過來人,但每一年的6月,當聽到高考這個詞時,記憶還是會被觸動。剛過去的一周,你可能覺得漫長極了,以至于一生都會難以忘懷。你的視力、聽覺、感受,似乎都變得異常敏銳,陽光灑在層層疊疊的試卷上,淡淡的荷爾蒙在教室彌散,頭頂的吊扇沙沙作響,窗簾時而被風鼓起又落下,仿佛都與命運相關。你還記得黑板上的倒計時,過去的一年,它始終堅定地向一個目標——高考——穩步進發。你和你的同學感到既緊張又興奮?,F在它終于定格,你所熟悉的老師不再擦拭黑板上的日期,你即將自己邁進新的人生,被送往風景不同的站臺,第一次那么強烈地感受命運吹拂在臉上的氣息。
高考考場,一位考生與老師擊掌鼓勁。(新華社 / 圖)
我們都曾打開過高考傳送門
對今年剛帶完高三學子的語文老師鄭會英來說,高考的記憶遙遠又清晰。2000年的高考氣味似乎還藏在早飯里。那一天,在河南許昌的小縣城,班主任帶著學生住進了考點附近的酒店,縣城的備考條件艱苦,鄭會英記得,“早飯的雞蛋都是壞的”。
但就在那個夏天,鄭會英如愿考入了北京師范大學。高考的傳送門把這位縣城女孩送往了一個精神世界開闊的新天地,她開始有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聆聽學術界大咖的講座。在北師大,她第一次聽說小縣城之外的生活,天南海北的室友也都被高考這道傳送門匯聚在了一起,有來自新疆的、澳門的,女孩們相見恨晚,徹夜聊天。
如今,鄭會英成了希望學的高中語文老師,幾乎年年都要與高考打交道。今年高考前,她再次回到北師大的校園,在幽靜又充滿活力的林蔭小道,為高三學子拍上一段祝福視頻,希望每一位參加了高考戰役的學子能用輕松的心態面對即將到來的人生關口?!氨睅煷髿g迎你們!”鄭會英的聲音在林間響起,對潛在的學弟、學妹們吶喊。
除了鄭會英選擇在母校為學生們打氣,這個高考季,希望學的其他老師還拍攝了一系列的“高考傳送門”短視頻。他們都曾打開過高考的傳送門。
“我在清華等你!”“我在北大等你!”老師們紛紛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推開一扇扇的傳送門,也推開一段段清新剛健的青春記憶,一間間名校是高三學子們最希望到達的未來。
參加高考的考生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所以每一年希望學和希望學的老師也都努力為高三學子送上自己的鼓勵。
今年發布完“傳送門”的視頻,希望學高中負責人李老師認真翻看了每一條留言,師生們的情誼在評論區里一覽無余。
李老師希望通過高考前的互動,讓考生們保持最良好的心態,對待高考以及高考后更漫長的人生?!案呖际且粓鰬鹨?,也是生命中第一座分水嶺式的大門,但這場戰役你們并不孤單,總有人在門的那一頭等著你們?!?/p>
今年,希望學為高三學子準備了“傳送?”高考戰衣。(希望學供圖 / 圖)
這道“傳送門”的祝福也得到了本屆考生們的熱情呼應——他們用親手涂鴉的T恤,大膽展露夢想,嚴肅的高考話題似乎也活潑起來。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1291萬學子即將邁入未來——絢爛的人生才剛剛展開。過去46年,無數的中國人通過高考這扇傳送門走進校園,踏入社會,工作、結婚、生子,有人獲得令人驕傲的成功,有人步入平凡的生活,但沒有一個人敢輕言否認高考對人生與命運所施加的影響。
高考之后,才知道命運最好的安排
曾幾何時,對大多數的中國人而言,墻上倒計時“清零”的日子太重要了,重要到汽車不敢鳴笛,工地停下施工——每個人都欣然理解,誰都了解其中的分量。
1977年,我國重新恢復高考,那既是時代的轉折,也是無數人人生的轉折,從此之后,高考造就了一眾“鯉魚躍龍門”式的傳奇故事,而命運與命運之間的對比,也不斷強化著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色彩。
恢復高考那年,畫家羅中立白天去山里買木材,晚上動手做家具。高考報名截止的那天傍晚,羅中立沿著大巴山腳下的河流走了20里路才來到縣城,可白天的報名已經結束,他輾轉找到招考老師的招待所求情,才終于把名字報上。這一年,他考上四川美院成為第一屆川美油畫系學生,30年后成為這里的院長。
在高考的語境里,有著太多這樣的故事,以至于高考似乎成了輸不起的戰役,即便今天也影響著一部分考生的心理。
2023年,來自甘肅小縣城的李飛第二次參加高考,他來自家鄉最好的高中,去年卻鎩羽而歸?!斑B三本線也沒上?!崩铒w苦澀地說,“不過就算上了三本,也沒錢讀?!迸σ荒?,李飛打算無論如何也要考上一所二本,“否則只能出去打工了”。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孩子,同樣出身小城市的王歡老師見過不少。王歡的高考在2007年,坐在考場里,第一份試卷發下來,兩只手顫抖到幾乎無法寫字,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最終考入山東大學,此后又再度考取清華大學的研究生。
白,高考其實是一場和昨天的自己的如今,王歡作為希望學的化學老師已經帶出了50多名清北學子,現在的她更清楚地明白,高考其實是一場和昨天的自己的比拼。
王歡在清華大學門口為學生送上祝福。(視頻截圖/圖)
許多人真正經歷高考才開始理解命運的安排。1977年,一個黑龍江漠河的少女高考作文寫偏了題,最終只得了5分,進入大興安嶺的一所??茖W校。學校沒有太多課業,她便把自己的日常時間都泡在圖書館和大自然,寫了大量有關自然景色的觀察日記,憑借這一段時間的磨礪,她用溫婉、娟秀的筆觸,在日后寫出《額爾古納河右岸》《霧月牛欄》《白銀那》,這就是遲子建的高考和她人生中的風景。
同一個夏天,作家余華和兩個同學在街上被老師告知:你們都落榜了。他們嘻嘻哈哈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作家余華成了小鎮上的一名牙醫?!拔覀兊男l生院就在大街上,空閑的時候,我就站在窗口,看著外面的大街,有時候會呆呆地看上一二個小時。后來有一天我在看著大街的時候,心里突然涌上了一股悲涼,我想到自己將會一輩子看著這條大街,我突然感到沒有了前途?!彼貞?,“就是這一刻,我開始考慮起自己的一生該怎么辦,我決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于是我開始寫小說了?!?/p>
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庭意識到,高考絕非一個年輕人要經歷的唯一一次大考,人生處處是考場,時時要考試,事事皆考題,高考只是其中一站,命運將考卷擺在了他們面前,主考官是現實規則,人生才是終極閱卷人。
至于高考,它仿佛是一扇傳送門——有時,它像長征火箭,使命必達,精準地把你送去了規劃已久的人生軌道;有時,傳送門也會通向一些計劃外的地方,你需要重新找尋方向與道路;更多時候,它只是把你送去一個新的環境、新的站臺,為你原本尚未思考篤定的人生,提供新的可能性。高考之后,才知道命運最好的安排。
有一天,你會懷念那個熱血的自己
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試煉。不論是那些挑燈夜戰的男孩,還是埋頭書海的女孩,不論是誓師大會的熱血沸騰,還是窗外老師冷峻的目光,都是青春里最難忘的畫面。
王歡說,自己教書有一個反常識的體驗,就是高三是最好教的一個年級?!耙驗榈搅烁呷?,你能感受到孩子們身上有一種把握自己命運的責任感?!?/p>
鄭會英今年剛送完這一屆的高三,明年會接著帶新一屆的高三。雖然自己的高考早已結束,但跟著學生一起向目標沖刺,仍然讓她熱血沸騰。上一周的某個夜晚,她結束了本屆高三的最后一節課。一個叫方圓的女孩在課間唱了一首叫做《紀念》的歌,眼含熱淚,紀念這段日子,師生與同學之間流動起了一種因并肩作戰而產生的情誼。
直爽的鄭會英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女俠”。(視頻截圖/圖)
許多人在高考結束后很多年,還是忍不住會回想這段旅程,與其說是回憶高考,不如說是想念曾經那個熱血的自己。對每一屆高考考生來說,備考時的張弛,高考里的得失,都讓自己有了對“耕耘-收獲”反饋鏈條的感知,看到“堅持”與“拼搏”帶來的意義,繼而明白如何迎接未來人生中無處不在的考題——那時,將不再有標準答案,也不再有分析與講解。
可以說,高考開啟了很多人的“第一次”: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高強度的競爭,第一次深刻地體認到努力所帶來的價值,當然也包括第一次如此痛徹地嘗到失敗的滋味。高考是殘酷的,也正因為這種殘酷,它被漸漸定義成一道特別的“成人禮”。年輕的心性因經歷高考更成熟,也因為高考更堅強。為了擠過這道窄門,我們全力以赴地改變自己,強健體魄與靈魂,最終的結果并非盡善盡美,卻能受用終生。
對著一茬一茬參加高考的孩子,王歡老師也時常會回憶起自己的青春與熱血。教室里午后的陽光,試卷與講義堆成小山的課桌,同學與老師互相的鼓勵,家人們期待的目光……甚至焦慮的心緒,崩潰的心情,都如此清晰。
高考結束時,鄭會英似乎好幾天才慢慢反應過來“高考終于結束了”。關于那個夏天的記憶漸漸模糊,但卻時常在腦海深處翻涌而起。她生長的小縣城,在那個年代里,多少有些重男輕女,但家人卻全力以赴地支持她考學,高考是她人生最寶貴的回憶,也是這個家,最珍貴的回憶。高考永遠提醒著前行的人生,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
高考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初夏的6月,跨過那道“傳送門”,或許只需要短短幾天,但被傳送去人生下一站的,是那個磨礪了十幾年的人。
如今鄭會英、王歡與希望學的老師們都通過了屬于自己的那道門。她們站在門的一側,想告訴所有高三的學子,成績只是一方面,希望每一個考生通過這道門,未來都能去往一個更幸福的人生狀態,有著更充實的自己,有著更遠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