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巴哈拉島之路丨云端
對凱斯來說,去巴哈拉島,是一場漫長的暗夜行:“29名婦女和9名兒童,被裝進了一艘小艦艇。從山打根到巴哈拉島是20分鐘的路程,可是在日本人反反復復的‘高效率’裝載卸載之下,我們花了五個小時……在黃昏的暮色中,我們哭泣、祈禱、笑、詛咒敵人,給孩子們唱催眠曲。這時已是晚上10點,孩子們沒有吃晚飯,他們又累,又興奮,又害怕,哭喊著直到睡著?!?/blockquote>責任編輯:邢人儼
巴哈拉島
去巴哈拉島
山打根一向是小眾旅行目的地,巴哈拉島(Berhala Island)則連背包客都很少光顧。雖然它有繁茂叢林和潔白沙灘,峭壁屹立海天一色,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是當地華人端午時洗海水浴、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巴哈拉島離山打根市區很近,就像山打根人熟悉的美國女作家艾格尼斯?凱斯(Agnes Keith) 說,從山打根到巴哈拉島,坐船只需二十分鐘。
在森森水上人家乘上快艇,這二十分鐘輕松愜意。蘇祿海出名清澈,船駛出不久,巴哈拉島最具辨識度的景觀已迎面撲來:午后陽光照亮了仞立絕壁,斧削似的不同立面,由深粉到赭紅,在淺碧海水和濃綠樹木之間鮮明如畫。望見它的瞬間,腦海閃過兩個字:“赤壁”,蘇東坡泛舟夜游的“赤壁”。
不過我們這行人并非為“南洋赤壁”景色而來,牽引人心的是一段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往事。
如今,從沙巴當局精心修復、2004年開放的“凱斯故居”,可以看到山打根人對曾旅居于此的凱斯的珍惜,是她1939年出版、筆調細膩詼諧的自傳體作品“Land Below the Wind”,讓沙巴和山打根獲得“風下之鄉”美譽,聞名于世。當然誰也不曾預料,不到三年,凱斯一家命運之舟傾覆,而她1947年出版的第二本書《萬劫歸來》(Three came home),竟是在巴哈拉島和古晉兩個集中營三年半囚犯生活的回憶錄。
是的,我們去巴哈拉島,正因當年島上的日本集中營囚禁過凱斯一家八個多月,這段日子在《萬劫歸來》中占了七分之一篇幅。
凱斯隨夫來到英屬北婆羅洲首府山打根的1934年,這個繁華小鎮有1.5萬亞洲人,70名歐洲人?!坝趁裾叩纳钇届o”,社交俱樂部、網球俱樂部、壁球俱樂部、橄欖球、足球,組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