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轉專業:拒絕“一考定終身”18年之后

編者按:

2023年普通高考將于一周后公布成績。多年來,為了緩解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弊病,有過不同的改革嘗試,例如自主招生、大類招生、轉專業、學分制,甚至轉校插班考試等。但幾乎所有這些嘗試都在進退中拉鋸。

作為其中一項嘗試,教育部于2005年發文同意高校允許學生轉專業。18年過去,這項政策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互換”,仍鮮有高校完全實現。

允許學生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意味著什么?對于體量巨大的高等教育體系,“轉專業”或許只是海面上的一座小小冰山,海面之下,它所牽動的人、事、資源、觀念,遠遠多于“少數人的權益”。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在與學院的負責人開會時,常說的一句話是:“請各位稍微從領導的椅子上站起來一下,想想人才培養怎么做?!?br />
“高校普遍規定,只有在原專業名列前茅,比如前10%的學生才具有轉專業資格,但真正有轉出需求的,其實是那些沒有興趣,導致成績跟不上的學生,在邏輯上是個矛盾?!?br />
柯炳生曾反問草學科學的老師,既然這樣好的話,“學生不報是他們無知,報了留不住是你們無什么?”老師們回答:無能??卤a充道,至少是無為。

有時,哪怕參觀的學生只有一位,吳禮彬也為其耐心講解。也只有經歷過第二次選擇的人,才能領會出其中的珍貴。

(本文首發于2023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3年6月11日,沈陽,高考填報志愿招生會吉林大學攤位。(視覺中國/圖)

相關報道詳見《沒有哪個專業一直冷門:來自三所高校的觀察

最早實行“自由轉專業”政策的中國農業大學曾遇到一次危機。由于不準設置轉出門檻,2013年前后,畜牧專業轉出接近40%的學生。學生人數與經費、課時牢牢綁定,老師們坐不住了,認為政策制定“是有問題的”。

從數量上看,學校的管理者是在維護極少數學生的權益。自2011年中國農大實行“自由轉專業”政策以來,每年轉專業的學生大概在300人左右。相較于全校1.4萬名本科生而言,人數少得可憐。

為什么要費力維護極少數人的權益?

鮮為人知的是,轉專業并不是一項探索,而是某種回溯。

20世紀初,中國高等教育剛剛誕生之時,轉專業乃至轉校都屬司空見慣。汪曾祺的夫人施松卿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后,曾轉到生物系就讀,最終又在西語系順利畢業。但1952年后,專業變成一個剛性存在,一定范圍內的轉換專業直到1990年代才有所松動。

轉專業政策不僅是給學生帶來二次選擇,也是在專業和專業之間尋找一種柔性的尺度。但打破剛性并不容易。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在與學院的負責人開會時,常說的一句話是:“請各位稍微從領導的椅子上站起來一下,想想人才培養怎么做。如果是你的孩子,你希望有什么樣的政策?!?/p>

私下,很多教授認為專業區隔對培養通識人才阻礙很大,但在公開場合,他們依舊要維護專業威嚴的高墻。

不斷有學校嘗試放寬轉專業限制。2023年5月下旬,在一場面向優秀生源基地中學校長的活動中,吉林大學宣布“所有專業之間可以隨意互轉”。但也有不少學校對轉專業提出更嚴苛的限制。某所高校曾試圖將過去幾年的轉專業實踐拿去申報教育成果獎,但顆粒無收。該校一位校領導向南方周末記者表達了困惑:“要放還是收,教育界似乎沒有共識?!?/p>

與之相對應的是,距離教育部發文同意轉專業已18年,這項政策本身早已深入人心,但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互換”仍鮮有高校實現。

第二次選擇

不是第二次,是十二次。

2023年5月21日,在那場面向190多位全國重點高中負責人的活動上,吉林大學宣布將全面放開轉專業限制,每人有12次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據吉大教務處公眾號發布的數據,新政之下,2023年該校共有1018名學生成功轉專業。

“只要你選擇了吉林大學的一個專業,就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專業?!痹撔1究粕猩k公室主任王慶豐說。

這是十多年來中國高校放松轉專業限制的縮影。自2011年中國農業大學實行自由轉專業政策以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眾多高校紛紛宣布專業轉出無門檻。換言之,申請轉出本專業時不設條件。

其中不乏更特立獨行的高校,浙江工商大學甚至允許新生報到時互換專業。在一則2016年的報道中,就有四十余位同學,在自愿互換、父母知情、報雙方學院和教務處審批同意的情況下,互相換了專業。

擁有第二次機會來之不易,但支撐學生們再次選擇的動機卻不盡相同。

有的學生愿意不斷迎接更加激烈的挑戰。中國農大2011級學生劉竹君來自四川綿陽,從小到大她在班里一直處于中等偏上的位置。進入電氣信息類專業后,這位喜歡競爭的女生在大學物理面前感受到挫敗,“不管是看書還是上課,我都聽不太懂在講什么,很難受”。選擇轉入金融學并沒有一個看似理性的理由,而是“轉入經管學院的人最多,金融學看上去是競爭最激烈的”。

面試時,經管學院的老師問劉竹君,你說你學得很痛苦,但看成績還挺不錯的。劉竹君回答,“不喜歡(原專業),但我也強迫自己考出一個不錯的分?!?/p>

加入一場競爭激烈的游戲需要規劃和準備,成績、績點,甚至早至入校前就要作出計劃。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劉霄在調研某雙一流大學時,一位學生告訴他,自己高考時之所以要報考商學院,是因為這兒的學生轉出時更具優勢。為了爭取到更強的競爭力,這名學生應聘為想轉入的A學院的學生助理,并去旁聽A學院的課程。

劉霄一直沒能理解這位學生為何要從商學院轉到A學院,在他眼中,兩個以經濟學為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