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女子越?。翰粩R進博物館,“我還能養活自己”
女子越劇傳統延續至今正好一百年。
浙江省想要為越劇申報世界級“非遺”,茅威濤提議,一定要去申請那個最佳實踐項目,而不是再添一層擱到博物館里去的色彩。
責任編輯:劉悠翔
掀起小劇場的布簾,風聲獵獵拂過耳畔,透明幕布上光影流動,大漠黃塵彌漫眼前。在藤椅上坐定,每個人都化作龍門客棧的客官,置身于金鑲玉閨房對面的大堂,隨即踏入一段江湖恩仇中。
龍門客棧老板娘金鑲玉(李云霄飾)與東廠檔頭賈廷(陳麗君飾)周旋。
2023年6月3日下午,越劇《新龍門客?!费莸降?0場,九成觀眾都是女性。女小生陳麗君扮演的賈廷登臺時,相隔不到三米的觀眾席間出現一小片騷動。
幾組卡司分別來自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下文簡稱浙百)、溫州越劇團和社招,共同點是“全女班”。女子越劇傳統延續至今正好一百年。
誕生于2023年春天的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是繼《三笑》之后駐場在蝴蝶劇場的第二部戲,茅威濤感覺“成了”。在排演新戲時,她很明確目標觀眾更側重于對越劇接觸甚少的年輕人。這次與打造過爆款音樂劇《阿波羅尼亞》的“一臺好戲”聯手,便自帶幾分破圈潛質。
茅威濤坐在觀眾席看戲、觀察,發現好幾回周末下午場“幾乎都是潮人,穿著漢服來的,唐裝來的年輕人,平時喜歡露營、燒烤、去網紅打卡點玩”。這些非越劇迷不認識她,她便不動聲色打入其間,問他們平時會看些什么,得到的答復是沉浸式小劇場、話劇、音樂劇。她又問,還會再來看嗎,有人說至少要刷五遍,茅威濤聽了特別開心。
“戲是要有觀眾的。我們作為一個舞臺藝術,一定是和觀眾在當天共同來完成一場創作,他就是你的消費者?!泵┩龑δ戏街苣┯浾哒f,“作品的娛樂性也好,藝術性也好,值得他花這個錢,花這個時間,花這個成本進去,成為他生活里的一種消費樣式?!?/p>
“如果一個女小生有脂粉氣,觀眾不大會喜歡的”
和其他許多地方劇種一樣,起源于浙江紹興嵊縣的越劇最初是全男班,俗稱“小歌班”。1923年,在滬經營小歌班的王金水回到家鄉,在施家岙組建了第一個女班。1930年代中期,女班在浙江城鄉遍地開花,更緊隨男班腳步,闖入上海。在淞滬戰役之前的上海,越劇還是男班與女班并存的格局。1938年,演員姚水娟回到上海之后,越劇舞臺幾乎被全女班獨占,其他地區亦是如此。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姜進強調,越劇的“女性身份和與之伴隨的性別關懷契合了20世紀中國婦女解放的時代浪潮,在當時三百多個地方戲劇種里,女子越劇是唯一一個單性別(女性)舞臺”。
越劇,尤其是越劇女小生征服了以上海為中心的城市女性觀眾。從女班在上?,F身起,越劇的觀眾就以女性為主。當上層男性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