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和母親去賣玉米丨回鄉偶書
前來販賣玉米的人,大多都垂垂老矣,銀絲在夜色中也清晰可辨。他們聊的是對未來的安排,現實的不滿和瑣碎,還有干不動農活的無奈感。
責任編輯:溫翠玲
碩士畢業前夕,忙碌完答辯,我匆匆趕回家中。這次回家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幫著母親賣玉米。
母親叨嘮這件事情已經很久了,但因為我上半年學業繁忙,加之母親胳膊受傷,致使延宕至今。早在去年,母親就將剝好的玉米放在門樓里面儲存。如今,等我們去脫粒的時候,發現狀況尤為慘烈:老鼠把這些玉米當成了自己的大餐。一邊忙活,一邊傳來母親一句句的慨嘆聲。
我們把玉米裝袋,每一袋100斤。一輛電動三輪車裝不了,便從鄰居家借了一輛。在去市場之前,別人勸母親一定要早去。次日不到3點,母親就醒了,并喊我起床。我在睡眼朦朧中,不情愿地起身,收拾,整理,便上路了。
我和母親開著三輪車,一前一后。三輪車發出的光線,在空曠漆黑的農村道路上,異常突兀,猶如探照燈在海底進行探索一般。明亮的月光,安靜平和地關懷著大地。路上,母親對我說了二嬸賣玉米的經歷。二嬸自己一個人賣玉米,一次賣幾袋,陸陸續續才將玉米賣完。我明白母親想表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