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差不能參加中考?應嚴禁教師繞過家長誘導未成年人決策丨快評
教師在沒有家長在場,或者未與家長充分溝通甚至干脆繞開家長的情況下,給予學生任何的“建議”都是不妥當的,這種行為理應嚴格禁止。校方與教師都有責任保證教育上的機會平等與公平公正,尊重彼此的權利邊界,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更好地成長。
責任編輯:陳斌
日前,一起“老師勸退中考生”的新聞引發關注。
根據媒體報道,江西南昌一名家長表示,孩子在中考前疑似接到班主任的信息,告訴孩子不要報名參加中考,交換條件是照樣給畢業證,“如果報了的話,考到290多分才發給你畢業證”。家長表示孩子沒有及時與家人溝通,直到事后才知道孩子沒有參加考試,“雖然成績不好,但參加中考是學生的權利”。
事件在網絡發酵之后,南昌市教育局在《情況通報》中表示此事“基本屬實”,南昌市灣里實驗學校某班主任暗示學生放棄中考。教育局將督促當地教育部門與校方與家長溝通,妥善處理此事,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老師勸學生棄考”并非今天才有的新聞。從網友反應看,類似現象在不少人的生活經歷都曾出現。而且老師對畢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