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過端午?中國端午節與韓國端午祭有何差別?
湖北省秭歸縣是屈原家鄉,湖南汨羅市是屈原投江的地方,湖北黃石以賽龍舟為核心,而江蘇省蘇州市是端午紀念伍子胥的代表地區。各地習俗雖然不盡相同,但核心主題一樣,都是祭祀、驅瘟、除惡、消災、祛病,其中尤其以湖北省的秭歸縣和黃石市更具典型性。
責任編輯:陳斌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和新年、清明、中秋好像不太一樣:在我們普遍認知中,其他四個節日都和歷法氣候有關,唯獨端午節,好像是為了紀念某個人——楚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國人感念因而自發興起紀念活動(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原本是自戰國開始的民間節日,而后逐漸得到官方認可。
但其中端倪也頗多:比如掛艾草、戴五彩線等習俗,顯然很難和紀念這些古人扯上關系。
驅邪避疫
事實上,端午節的源頭可能比屈原、伍子胥都要古老,其習俗眾多、融合各地風土人情,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據統計,端午節是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的,有二十多個名稱,大家熟知的有端陽、重午節、龍舟節、艾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粽子節、五黃節等等。
至于我們最熟悉的“端午(端五)”之名,最早見于晉代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烹鶩角黍”。端本義為正,午為中,古人以天干地支作為載體,行天地之道以契合人事。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中的龍星處在正南中天,為全年周天運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符合古人的價值取向而得以推廣。另,“端”也有“初”的意思,因此五月的第一個午日,也稱端午。
而艾節、菖蒲節、天醫節等名稱,都和中草藥相關。民間認為端午是草木藥性最強的一天,據傳這天采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為靈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