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的校園安全問題已是交通事故
政府、學校對于校園安全管理投入的資源總量是有限的,應更好掌握統計思維、概率思維等思維工具,作為安全管理資源投向校園某個領域的基礎。因為,概率統計中的數據呈現是客觀且真實的,比主觀感受更具有說服力,也更可信。在日益頻發的校園交通安全事故,與相對偶發的惡性事件面前,政府、學校有必要加快校園安全公共資源的優化,投入到更能全面保障學生權益的方面。
責任編輯:陳斌
2023年6月18日,廣西南寧一奔馳車在操場倒車險些撞倒學生,還好學生被保安及時拉住的新聞,沖上微博熱搜第一。
對此,網友紛紛質疑,為何學校會允許汽車在學生活動的操場行駛?校園該不該讓機動車通行,確實有必要從校園管理、學生安全保障等角度重新加以審視。
校園安全是社會各界關注的大事,蓋因中小學生屬于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需要給予更周密的保護和關懷。
一提到校園安全,可能不少人下意識就想到:近年來,有人因為報復社會等畸形心態,沖入校園砍殺無辜學生,釀成社會悲劇。此類惡性事件發生后,全國隨即加大了校園安全管理力度。比如,各地學校普遍設立校園防暴應急機制,包括學校成立校園安全管理委會,校長兼任負責人;配備了為數眾多的相應安保人員與設備,進行安全巡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