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電氣何以走向沒落:上市成了毒藥
GE的做法,是必須按照華爾街的預期,不論盈虧都要給付固定分紅,最終目的是保證股價穩定增長。而GE的企業管理層,為了擺超大企業的架子,產生了龐大的職業官僚體系,以及奢侈浪費之風、傲慢自滿之氣
(本文首發于2023年6月2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在市場與企業發展過程中,有個普遍規律:很多大企業,在傳續幾代人之后,總是難以避免走向衰落。在經濟學和管理學方面,被謂之“Parkinson's Law”(“帕金森定律”或曰“大企業病”),正如我們的民諺所說:“富不過三代”。
由《華爾街日報》兩位記者Thomas Gryta、Ted Mann合作撰寫的《熄燈:傲慢、妄想和通用電氣的沒落》(Lights Out: Pride, Delusion,and the Fall of General Electric),生動而詳實地通過“通用電氣”陷入泥潭的故事,又一次印證了上述定律。
通用電氣(GE)曾經是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源自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自1892年創立以來,曾充滿激情、超越常規、勇于創新、野心勃勃。對幾代美國人來說,它曾是美國精神與夢想的象征,有才華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實現人生夢想;對大眾而言,它是工作保障、投資也安全可靠;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