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創始人遭實名舉報:“據說式造謠”,平臺有無責任?丨快評
對互聯網平臺來說,需要利用“匿名”這一機制鼓勵用戶參與,提高用戶的活躍度。而打擊謠言需要付出極高的成本,而且可能會影響平臺的流量,不符合平臺的利益。平臺主動這樣做的動力并不大。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一名企業家發布公開信,實名舉報互聯網問答平臺“知乎”及其創始人周源,稱知乎的匿名問答機制縱容“據說式造謠”,損害企業家名譽,破壞營商環境。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6月21日,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通過其個人社媒賬號發布公開信。黃淵普稱,他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億歐黃淵普會卷錢跑路嗎?”的話題,有些回答以“據說”的名義造謠對其進行誹謗,說他的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紐約大學商學院學歷等都是花錢買的。這讓他很生氣,于是發信息給周源提出意見和建議,但沒有收到回復。一氣之下,黃淵普刪除了周源的聯系方式,并決定對其進行舉報,直到知乎改變目前的機制。
黃淵普的公開信,讓互聯網平臺上謠言滿天飛的現象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以知乎為例,其成立之初,主打分享真實的個人經驗、知識,但隨著平臺影響力擴大,一些用戶開始虛構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來吸引眼球?!爸x邀。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