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生”幫我們理解高考的本質,不必為此放大自身的緊張與焦慮丨快評
如果家長真正理解了“高考本質上是對智力、能力的排序與遴選”,對學區房與好中學某種程度上就可以“祛魅”,因為這一原則意味著:好學校之所以好,主要不在于好師資,而在于好生源。
責任編輯:辛省志
各省學子陸續可以查高考成績了?!捌帘紊背蔀橹T多新聞的關鍵詞。
2023年6月24日,安徽合肥某高中,高考查分,有人問“考了多少分”,有人答“屏蔽了”,老師們激動歡呼瘋狂鼓掌“全省前30名”,該校已查到兩個學生成績被屏蔽。
同一天,重慶一學霸查分后全家“哇”聲一片,喜悅溢出屏幕。原來其分數被“屏蔽”了。重慶市高考查分對歷史類前五名、物理類前十名的分數進行了屏蔽,不向外公布。
諸多省份普遍采用屏蔽省前若干名考生成績的做法,不同省份屏蔽的范圍或有差異,除了上述列舉的兩個省份外,有省份統一屏蔽全省前50名學生的成績,也有屏蔽全省文科前20名以及理科前50名學生的成績,學子與家長可查本省具體的屏蔽范圍。
屏蔽的方法,有顯示零分的,有顯示星號的。前者過于驚悚,且容易產生誤解,所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