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破“決定速度”:成都東部新區的騰飛時刻

飛機的起飛包括三個階段:地面滑跑、離地和加速爬升。一架飛機離開地面時,有放棄起飛的“決定速度”——至此,如果再想停留就晚了。

城市經濟的建設和工程項目的實施通常也有“決定速度”。當一個規模巨大的項目開始加速時,其投入的資金、人力、設備也會到達臨界點,如果此時試圖退縮,將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2016年5月,天府國際機場開工建設。這意味著天府國際機場進入滑行跑道,但這是條很長的跑道,在它能飛起來之前,還面臨著巨大的管理、設計和建設方面的挑戰。

建設中的成都東部新區

2020年5月,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掛牌成立,自此天府國際機場有了重要的載體。2021年6月27日,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投運,同時賦予了成都東部新區沖破“決定速度”,進入騰飛時刻的關鍵動力。一座機場與一座空港新城如何扶搖直上?在天府國際機場通航投運兩周年之際,東部新區正在講述這一答案。

“太陽神鳥”誕生

“太陽神鳥”是東部新區的靈魂。

天府國際機場(2022年11月)

2021年4月27日,攝影師陳成與團隊在天府機場拍攝了一張組合照片——神鳥映月。二十幾張照片將天府國際機場合成球形,與2021年首個“超級月亮”遙相呼應。

在此之前,照片中的“太陽神鳥”只不過是一張張圖紙和建設中的鋼筋水泥。

2015年6月,由中建西南院聯合體原創設計的天府國際機場“太陽神鳥”方案獲得專家組全票通過。作為聯合體主持人的中建西南院總建筑師邱小勇,成為了天府國際機場設計總負責人。在他和同伴們的共同努力下,“太陽神鳥”得以成為現實。

“太陽神鳥”的誕生,是巧妙的機緣,也是對人類數千年以來的飛天夢的呼應。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揭開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紗。在金沙遺址出土的上萬件珍貴文物中,太陽神鳥金飾最具代表性。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為四鳥繞日圖,承載著古蜀人對于自然的無窮想象力,也是古蜀先民遠古太陽崇拜文化的縮影。

根據機場建設集團“機場建設分為北航站區、南航站區,每個航站區兩個單元式航站樓”的要求,邱小勇與設計團隊反復推敲對比30余種構型,綜合考慮岸線長度、旅客步行距離、陸側接入關系等多種因素后,最終確定了兩座單元式航站樓“手拉手”的構型作為最終構型。經過反復推敲的航站樓構型與太陽神鳥繞日飛翔的動感巧妙地高度契合:南北2個航站區,4座單元式航站樓,每個航站樓3個指廊,正好與太陽神鳥圖案中的12道太陽紋、外層4只神鳥的圖案不謀而合。這是一座為成都量身定制的國際機場,其振翅翱翔的姿態似乎在預示著成都未來發展的核心區域——東部新區將以此為基點扶搖直上。

邱小勇對天府國際機場的第一感受是“美”,而建設過程中的“難”則是他更為深刻的體會。建設一座機場遠比建設一座摩天大樓要難,天府國際機場僅僅一個單元航站樓的建設就需要2000余根樁基、160多萬立方米土石方、11萬噸鋼筋。

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初期(視覺中國 / 圖)

2019年7月19日,陳成與團隊第一次去到天府國際機場。在他的印象中,那時候的天府國際機場就是一個超大型的工地現場,全是鋼架和泥土。在找準角度后,陳成按下快門,拍攝下第一張記錄天府國際機場的照片。

為了讓這些鋼架和泥土及其建設者的心血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邱小勇與設計團隊要在這座71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中實現“運載工具流動、人流動、物流動、能源流動”的效率最大化。這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工程,其中陸側交通組織與轉換是設計過程中的重難點之一。

天府國際機場的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引入了多條高鐵與地鐵。陸側交通組織需要考慮出租車、私家車、智能接駁小車、大巴等多種交通流線,同時還有市政綜合管廊穿越陸側和空側,這項工程被稱為“巨人腳下踩雞蛋”。機場的建設者攻堅克難創造出世界首條“時速350公里的動車直接下穿機場航站樓”的高速鐵路。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命脈,巨大的交通運輸承載力提供的經濟增長動能,在東部新區已經有所體現。據測算,天府國際機場預計能夠承載年旅客吞吐量9000萬,這是東部新區常住人口(七普數據:37.9萬人)的238倍。2023年“五一”,成都航空樞紐(天府機場+雙流機場) 共完成運輸起降7690架次,旅客吞吐量109.3萬人次,運輸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均創“五一”同期歷史新高,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三。天府機場的樞紐地位已經凸顯。

天府國際機場向南輻射,聯合瀘州港、宜賓港、重慶港、萬州港拓展東向出海大通道,為“空鐵公水”多式聯運體系的構建打下基礎。這也是東部新區加快形成高效快捷的“國際物流供應鏈網絡和信息資源匯聚流轉樞紐”的動力之源。

在拍下第一張天府國際機場照片后的3年內,陳成與團隊往返機場80余次,從未錯過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的每個重要時間節點。在這個過程中,“太陽神鳥”的身形、神態逐漸顯露。與此同時,東部新區也在吸引更多的產業聚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

不久前,陳成曾參觀位于天府國際機場北側正在修建中的空港綜合保稅區?!半S著建設越來越完善,大家越來越會往這邊靠攏,將這里作為旅游、購物中心。不僅如此,這里也將會成為產業中心?!标惓烧f。

天府國際機場

臨空經濟起飛

天府國際機場正賦予東部新區突破“決定速度”,進入騰飛時刻的關鍵動能。2021年6月27日,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之后,臨空指向性產業不斷向東部新區聚集。2022年6月28日,東部新區舉行“2022年臨空經濟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儀式”,集中簽約8個產業化項目,總投資達到181億元。四川賽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德公司”)是簽約企業之一。

賽德公司計劃財務部總經理王荔是公司的籌建者之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在企業籌建的過程中,東部新區安排專員向他們介紹相關惠企政策,配合并優化流程,為企業節約了人力、物力和時間。在人才獎勵、房租補貼、貸款貼息、改裝補助和稅返等方面東部新區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其實,早在天府國際機場投入運營之前,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經決定在東部新區成立一家以飛機“客改貨”和飛機拆解項目為基礎業務的公司,這就是賽德公司。這是一個有前瞻性的決定。在東部新區的規劃中,天府臨空經濟區將是成渝世界級機場群核心樞紐,臨空產業創新發展高地國家向西南開放的新窗口,一座現代化的空港新城。

2023年1月1日,賽德公司迎來了首架“客改貨”飛機空客A321-200。這是一架2003年2月出廠的飛機,作為客機安全運行了18年,退役之后被封存了起來。如今,這架飛機正在賽德公司的飛機大修廠進行全貨機改裝。

一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的壽命一般是4.8萬次飛行循環,6萬個飛行小時。按照常規的日利用率來計算,飛行年限在20至25年之間。賽德公司工程技術部高級工程師程羽嘉指出,達到飛行年限的飛機退役后有兩種處置方式:一是被拆解,其零件會被出售,剩余價值在新飛機的1/10到1/6之間;二是進行全貨機改裝,剩余價值在新飛機的1/5至1/3之間。

四川賽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客改貨項目現場

全貨機改裝延長了飛機的壽命,提高了飛機的剩余價值,但對工程師來說也更具有挑戰性。美國飛機工程師約翰·斯維哈特曾說道“我的專業知識與飛機和核物質相關。在很大程度上核反應堆遠遠比不上商業飛機復雜”。一架商用大飛機涉及到約300萬個部件,約41.5萬個固定物。不同的零部件,要從來自不同國家的上千個供應商中進口,且精密零部件之間的配合公差甚至不能超過一毫米。

沒有任何一個工程師能完全掌握如何制作一架商用大飛機。在賽德公司工程技術部高級工程師呂紅康看來,這可能需要把一百個甚至是數百個精挑細選過的工程師的知識綜合到一起。這些工程師可能還要依靠助理們提供重要的細節信息。

全貨機改裝要求完成前機身蒙皮的切除并對飛機的主艙門進行重新設計,對地板支撐和結構進行強化并且加裝貨艙裝載系統,需要加裝9G防撞板和對飛機的整體結構支撐進行加強……這是一個牽一發動全身的過程,飛機內部的空調系統、氧氣系統、液壓系統、電力系統等都要進行逐一的改裝,而這些改裝還面臨著飛機老齡化所隱藏著的一系列問題。

飛機制造的難度決定了全貨機改裝的難度,也折射出東部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位。東部新區規劃建設天府臨空經濟區將構建“航空物流服務業、航空研發制造與維修服務、航空運營服務業、臨空消費服務業”4大主導產業,“航空物流、航空維修與制造、民航科技成果轉化、航空培訓、綜合保稅、臨空數字制造、臨空商貿”7條產業鏈的“4+7”產業發展體系。

賽德公司是國內第一家與美國Precision Aircraft Solutions公司簽訂空客A321-200“客改貨”協議的公司。該項目的成功與否,也決定著賽德公司能否突破“決定速度”順利起飛。

在程羽嘉看來,空客A320系列飛機在中國空客機隊中占比較高,并且已經逐步進入老齡化??湛虯321-200將是未來10年到20年小型窄體全貨機最有競爭力的機型。這是交付國內用戶的首個空客A321-200“客改貨”項目,將使賽德公司筑起飛機改裝方案與改裝技術的護城河。這也是東部新區完善航空產業鏈,建設臨空產業創新發展高地的戰略先機。

目前,賽德公司的空客A321-200“客改貨”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預計9月份完成改裝。呂紅康指出,賽德公司計劃逐步把業務擴展到其他機型“客改貨”,以及零部件制造領域,建立健全賽德公司航空維修技術的研發能力,并根據市場需求持續推進改裝服務。

在完善四川航空產業的維修與改裝服務能力的同時,賽德公司也在帶動航空零部件制造、工程技術、航材貿易關聯產業的發展。這是東部新區航空產業翻開新篇章的重要標志。

一座嶄新的空港新城

如今,東部新區正在聚焦航空維修制造、航空物流、航空運營服務和臨空消費服務4個細分領域,構建臨空經濟產業鏈。不止于此,在規劃中,東部新區還將發揮制造業承載空間優勢,圍繞智能硬件及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療器械等先進制造業和檢驗檢測服務產業鏈。

成都金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政數次提及東部新區的發展定位具有高度。這也是他選擇讓公司落地東部新區的重要原因。

2019年,劉政首次來到東部新區,他的第一印象是東部新區是一個“忙忙碌碌的大工地”,但是在有條不紊地前進。他看到的是正在滑行跑道加速行進的東部新區。

成都金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茂綠建”)擁有成都東部新區首張營業執照,劉政至今還記得當時營業執照發放的場景。當地政府的支持、審批的高效率讓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金茂綠建智慧能源中心效果圖

2023年年初,四川省明確提出推廣淺層地熱能利用,推動地熱節能城市新區建設。金茂綠建是以淺層地熱能開發為依托的區域能源中心,建成后將成為成都東部新區打造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區的樣板,清潔綠色的集中供能服務可覆蓋片區280萬㎡,相當于植樹108萬棵。

此外,金茂綠建是西南地區首個區域能源和數據中心耦合的項目。2022年“東數西算”工程在成渝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如同農業時代的水利和工業時代的電力,算力是現在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算力的基礎設施主要是數據中心。數據中心作為“電老虎”,其電力成本在運營成本中占比往往超過50%。金茂綠建在國內首創了利用余熱回收技術回收數據中心余熱,用于區域集中供能的技術。除了降低能耗、節能減排外,金茂綠建還將提供IDC、大數據、云計算、容災備份等服務,助力東部新區建設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系統,打造低碳綠色的智慧城市。

金茂綠建“區域能源+綠色數據中心”耦合項目,將成都東部新區“白紙畫圖”的后發優勢展露無遺。這同時也是東部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從2019年到2023年,劉政感到東部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直觀的感受是天府國際機場和成都地鐵18號線投入運營。天府國際機場與地鐵18號線將東部新區與成都主城區以及全世界連接在了一起。

隨著東部新區“人流、物流與云上的數據流”的暢通,劉政認為,高端制造業、物流產業、旅游產業以及基礎配套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將為東部新區的發展提供新動能。

東部新區的具體規劃體現了對前人智慧的吸納和升華——從飛機改裝業務到航空物流,從旅游購物到高端制造業和未來醫學城,一座集生活、消費、產業功能于一體的空港新城正在顯現。

東部新區的騰飛時刻

自古以來,交通就是經濟發展的命脈。京杭大運河的興旺造就了杭州、揚州的富庶;新航路開辟,鹿特丹、東京和新加坡等港口城市依次崛起;如今,空運正在塑造聯通全球的空港新城。

建設中的成都東部新區

在邱小勇看來,航空樞紐不僅是航空,而是綜合交通樞紐。天府國際機場聯通了高鐵、地鐵、公共汽車等重要的交通工具。機場內布局有專門的貨運區,還有客機帶貨,非常適合發展電子加工、醫藥、信息等新興產業。

2023年是東部新區的產業攻堅年,東部新區內的重點項目和各大企業正在全力沖刺。金茂綠建智慧能源中心預計于今年9月主體封頂,2024年中進入調試運營階段。劉政注意到,金茂綠建智慧能源中心周圍早已是高樓林立,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西部金融創新中心、西南交大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智慧科技產業園項目正陸續落成。

新區核心區項目建設封頂

產業的聚集又將使東部新區成為人才吸引力的高地。程羽嘉認為,東部新區將是全球創新人才的一個新家園。他特別提到了東部新區的生態環境,這里有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和成都人的后花園——四川省第二大的湖泊三岔湖。如今,東部新區已布局了22個景區景點。在這里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貢嘎雪山。

設想身處未來的空港新城會有什么樣的生活?在這里,人們可以在免稅商城挑選來自全球各地的商品;在這里,人們可以迅速地和不同國家的生意伙伴面對面交流;在這里,人們可以最先享受到來自全球各地的新鮮貨物;在這里,來自不同國家的科研人員可以迅速地交流最新的發現……

這一切將會發生在空港、產業與生活社區交融的空港新城。這也是東部新區的未來想象空間——向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邁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