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種時光的人
“京劇是一門時間的藝術”,在京劇演員王珮瑜心中,經典藝術和時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時光能夠考驗擁躉者的熱情,也能夠沉淀堅守者的專業。
“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我覺得還是因為自己的熱愛?!痹谌諒鸵蝗盏臅r光中,中歐基金權益研究部研究總監殷姿因為熱愛而篤定,以不變的專業態度,回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風云。時間既是她判斷市場的工具,也是她忠于自己的見證者。
戲如人生,桌圍背后,亦是人生道場。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世界,無論是藝術還是金融,教育還是醫療,各行各業仍始終有人把時間當作種子,在自己認定的土地上,用專業、責任、熱愛耕耘勞作,讓時光淬煉出果實。
守住時間的種子
在梨園行,凡被稱作“老板”的,必是有分量的人物,從小戲迷成長為“瑜老板”,這條路,王珮瑜走了三十多年。
1990年,徽班進京200周年紀念,全國各地舉辦紀念演出,京劇熱潮頓起,電視節目中各路名家獻唱。學戲不久的王珮瑜瞬時便被熒屏里的唱段吸引,戴高方巾、黑三髯口,著素褶子的老生扮相,雄渾高亢、韻味十足的唱腔,透過屏幕,在她心中種下一顆理想的種子。
在專業戲校數載沉淀,王珮瑜一路走得非常順暢,不到20歲就“科里紅”,戲臺上的她,行腔歸韻中帶著“余脈相傳”的風骨,蔡國蘅老先生一句“感覺老師回來了”,讓更多戲迷開始期待這個唱念做表深具古風的女老生,與余派傳奇人物孟小冬之間,也許能夠產生某種使命延續。
不同于高速運轉的流行音樂體系,京劇是一項“老”的藝術?!袄稀?,一方面意味著厚重,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保守。近幾年,王珮瑜在諸多綜藝節目中露臉發聲,利用跨界的這把金鑰匙,讓京劇藝術的大門向更多非專業戲迷敞開的同時,流量與非議也紛紛抵達她的生活。
周邊的朋友為她的不緊不慢而著急,而她自己,卻從未在意外界那些紛紛擾擾。從小學戲,在鑼鼓曲牌過門中出場,沉得住氣,內心堅守,是她與老生結緣的業因,也是她在這個領域獲得成就的果報。
“我想要的不是流量,而是流傳?!币堰^不惑之年的王珮瑜,對自己的定位和專業認知更加篤定,“我知道我的定位在哪里,不用急,也不用惱”。在王珮瑜看來,“京劇是一門時間的藝術”,經典藝術能經歷時間的打磨而經久不衰,而她自己也是時間打磨塑造的產物。
從踏入梨園,雛鶯初啼開始,投身京劇的演員們都會在人生的歷練中感受時間的力量。時間既能考驗演員,也能檢驗藝術,放置于人生的舞臺之上,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角兒,無一不在用自己的方式,與時代變幻角力,只為守住自己專業的一畝三分地。
被稱為中歐基金“研究員的教練員”的殷姿,也用了16年的時間,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耕耘出豐碩的果實?!敖叹殕T”這三個字的分量有多重呢?可以說,這些年中歐基金內部成長起來與投資戰隊配合默契的權益研究團隊里,大部分研究員都由殷姿一手帶出來,公司每一次關鍵性的成長與突破,都與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如果用京劇行當里的術語來看“研究員”,就類似于臺上的角兒們要“圍”住的吹拉彈唱的搭檔,“唱戲要圍人,要把你身邊的四梁八柱圍好” 。投資也要“圍人”,研究員通過研究分析提供專業的投資決策,在風云詭譎的投資市場,投研團隊共同上演一出“好戲”。
“投研的核心工作是去做研究,進而思考問題、發現問題”,但實際上,并不會有人為這樣的思考提供一份標準答案。研究員探究的內容,往往類似于未來房價會不會變化,這個行業將來會怎么變化,或者這個公司有沒有投資機會……很多時候,這類開放式問題都建立在一個假想之上,再依據各種邏輯來分析、論證,至于結果,也需要等待很長一段時間,讓市場來給出答案。
殷姿踏入金融行業時,是滬深股指站上歷史頂峰的2007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就切身感受了“瘋狂”和“恐懼”。作為初出茅廬的分析師,她也享受到了市場帶來的榮光,當時但凡推薦的股票都能大漲,但很快市場進入調整周期,疊加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慘淡低迷的情勢給了她不小的沖擊。
“情緒的波動來源于認知的偏差?!庇H歷市場數次震蕩和周期往復,在手把手地培養過大批年輕的研究員后,殷姿看明白了一件事情:在諸多變量構成的市場變化里,從業者至少要在認知上更為篤定,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磨礪研究員的心性,也要把答案交給時間。
在殷姿的帶教經驗里,一個研究員大概看明白一個行業,需要兩到三年,之后才能真正在這個行業的研究上有所積累。這種成長路徑,好比是把時間當作種子,持久投入,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在快速運作的時代訓練場里,以不變的專業態度,回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風云。
用熱愛澆灌夢想
用三十多年的探索書寫京劇人生,是王珮瑜的信念;用十六年的精耕收獲認知進階,是殷姿的專業。在這其中,時間的力量固然強大,但正如殷姿在介紹研究員的成長歷程時強調:“時間只是關鍵要素之一,另一個關鍵要素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員應對自身所處行業的狀態進行思考和分析——相較而言,后一個要素更重要?!?/p>
投資研究的本質在于找到事物的發展規律,賺的也是認知的差價,而認知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沉淀才能體現專業的力量,沉浮于金融市場,其中的挑戰并非人人都能勝任。
“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我覺得還是因為自己的熱愛”,殷姿的職業道路走得非常堅定,時間既是她判斷市場的工具,也是她忠于自己的見證者。大部分時候,基金經理的抉擇與市場大潮相悖,這是對人性的挑戰;也只有熱愛研究相信專業,才會持之以恒地追問事情真相。
人們會輕易混淆“喜歡”和“熱愛”的概念,尤其是當與“專業”并置討論的時候,熱愛往往被賦予更為深刻的意義,殷姿對此深有體會。她自我評價是一個“還比較有探究欲,愿意去做很多突破自己的事兒的人”,所以剛開始接觸投研模塊的時候,對于這份能夠不斷挑戰自我、開闊眼界,向業界高水平同行學習的工作非常感興趣,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資管行業展現的真實面貌并非“僅此而已”。
因為是決策的輸出方,超強的專業性對研究員的工作時效有著極高的要求,通宵趕工,中斷休假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在那種狀態下,殷姿從來都沒有感覺到苦,反而覺得“挺有意思”?!皩χR誠實、熱愛研究、耐心和果斷”,既是殷姿的自我要求,也是她所認可的投研團隊專業精神的體現。
從業16年,殷姿一直在自己喜歡的研究崗位上,從自己做研究到和小伙伴們一起學習,她漸漸培養出一支像春筍般成長的隊伍,同行之人,無一例外,都是對專業本身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探究意愿。對于任何行業,這樣的熱愛都相當重要——有探究的欲望,就會去學習、去自我更新。
“如果沒有熱愛,有天賦也可能半途而廢?!痹谏虾=癯?弄瑜音社的教室里,脫下戲服的王珮瑜的另一個身份是京劇小科班的“王校長”,談及學習京劇的三大要素時,她也格外強調熱愛對專業的重要性。
作為專業戲校培養的第一個女老生,王珮瑜一直是天賦卓絕的代名詞。然而,縱然擁有這樣令人羨艷的條件,戲校里吃的苦,已然深深地刻在她的肌肉、細胞和血液里,稀釋在她的九年時光中,成為她的一部分。
戲校的專業要求嚴格,除了為了動作完美而必須承受的肉體訓練之苦,更令她煎熬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努力想要成為“角兒”而不得的,心力和精神上的矛盾與焦灼?!胺N瓜得瓜,種豆得豆”,在京劇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即便是天才也無法一蹴而就。
投入時間和努力,忍受傷痛與寂寞,換取經驗和成就,成角兒是每一個京劇學藝者盛大的夢想,心志堅韌如王珮瑜也不例外。從義無反顧走進戲校的大門開始,她沒有想過人生的其他選擇,學戲,是她人生里最想做,也最甘愿做的事情,因為由衷熱愛,自然想要在京劇里開創一片天地。
王珮瑜的京劇小科班里,慕名而來的學生和家長不少。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京劇作為一門高門檻的表演藝術,它對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的要求都不曾有過一絲的松懈,因此學戲的過程不可能輕松,這條路王珮瑜走過,悟過。當如今的“王校長”看到孩子們打飛腳、下腰練功時,她總結道:
“若這人只有努力,不夠的,方向不對,越努力越苦”,京劇學習里,努力是標配,聰明、悟性好、愛鉆研都屬于天賦的范圍,缺一不可,但倘若光有天賦而缺熱愛,“未必能長久”。
結出責任的果實
在大多數人的一生當中,熱愛的事情和從事的職業,并不會完全重合,有幸能二者兼得的情況,往往能夠用專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被這種運氣眷顧得越多,肩頭的責任也越大。
王珮瑜在自己所熱愛的這份事業里收獲了掌聲與喝彩,也在聲名未起之時,體會到傳統戲曲在當代社會的發展困境。因此,在積蓄了一定的影響力以后,便開始思索,如何對京劇這項經典藝術進行更好的回饋。
堅守舞臺,追求更深厚的造詣,讓自己的技藝水平踏上更高的專業臺階,對于王珮瑜而言,這是一條她駕輕就熟的路。而立之年以后,在她的面前延展出一條全新的道路:利用個人的公眾影響力,把對京劇的熱愛和專業的理解播撒向更大的“舞臺”,這種選擇,對京劇的流傳和發展有利,但對她個人來說,則意味著肩負更大的責任,犧牲更多的時間以及承受更多的非議。
在大眾開始了解到“瑜老板”這個人時,王珮瑜在這條更難的道路上已經走了一段時間,戲里戲外,她需要不停地轉換角色,一下子是戲中的角兒,一會兒是“瑜老板”或是“王校長”。京劇的推廣實踐遠遠不止是市場傳播一項任務,找到好的苗子,藝術才能有傳承,長期價值才能得以體現。
順著時光的河流前行,王珮瑜的京劇人生,除了還有一份因熱愛而生的行業堅守之外,已在使命的感召下幾經變道,開辟出更廣闊的疆土。斜杠中年的后綴很多,但她明白,之所以不斷努力創造更大的舞臺,只是為了容納更多的人,讓更多受過專業指導訓練的孩子,撐起京劇藝術的未來,比起扶墻把京劇唱到老,她寧愿扶著墻,培養更多京劇的種子。
在中歐基金培養過一批又一批研究員的殷姿,也在長期的堅守中,慢慢用專業的力量,從研究員到教練員,收獲更多人托付的信任,也肩負起更大的責任。
16年來,殷姿有一點始終沒有變,即她始終對“別人沒怎么做,但對行業有正向激勵作用的事情”保有極高的熱忱。培養一名好的研究員,幫助更多人在變幻莫測的經濟環境里,守護好自己的財富,不僅對平臺,對整個市場都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帶教”過程里,殷姿十分強調培養成員的專業性。
從2019年起,中歐基金開始建立自己的研究體系和方法,啟動“春筍計劃”,形成分析公司框架的“五要素模型表”,幫助研究員規劃成長路徑、擴展能力邊界,最終希望幫助研究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構建起強于市場的判斷力,哪怕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環境里,也能探索出惠及更多人的有效建議。
面對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如何學會與時間做朋友,在懸而未決的氛圍里獲得對未來的信心和力量?或許,從這些堅守專業、奔赴熱愛、勇擔責任的人身上,我們可以得到啟發,找到答案:用時間沉淀專業,用專業創造價值,把一個個不確定的路口走成確定的方向,靜待時光開花結果。
當我們將眼光投向更廣闊的地域和行業,會發現,更多“種時光的人”,就在身邊。
在北京電影學院,蘇牧教授的課堂總是座無虛席?!坝须娪暗纳?,一日長于百年”, 蘇牧的言語間難掩對電影的熱愛,電影已然成其人生長河中生命力的綿延。在與年輕的學生講授電影時,蘇牧永遠激情澎湃,站上講臺,極致剖析每位電影大師的經典鏡頭,以滿腔熱情將專業價值傳遞給一批批年輕人。在日復一日的傳承里,蘇牧期待收獲的,是一個屬于電影的,“發光的未來”。
在南京的社區醫院,全科醫生陳妙玲的日常工作中,其中一項內容是定期隨訪慢病患者。20年的從業生涯中,陳妙玲一直承擔著醫療系統中最基層的活兒,但她始終踐行著醫學人文的關懷和溫情。她相信,專業技術和人文情懷是好醫生應具備的兩個并行不悖的標準。在長期的陪伴里,陳妙玲成為了患者信任的“家門口熟悉的人” ?!坝袝r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p>
在潛水之濱,安徽省潛山市野寨中學的副校長徐富貴,歷經41年,從數學老師走到教學管理,終把“育人第一,教學第二”的品格教育落到實處,他堅信,品格教育能在“分數”之外,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多“尺子”。沉淀下來的專業方法論,也從大山深處推廣到五湖四?!?/p>
擇一事而終一生的人,總是令人動容和欽佩,他們在自己的領域用熱愛播種,用專業深耕,用責任培育,靜待時光的淬煉,開花、結果。南方周末聯合中歐基金,共同發起的講述專業人士故事的紀錄片欄目《種時光的人》,找到在戲曲、電影、教育、醫療、金融五個領域專心一志的深耕者,希望他們不懼行業浮沉,耐心積蓄專業的力量被更多人看到,也希望這些“種時光的人”,能夠萌生人們心中的種子,在共同奔赴美好的路上帶來篤定的力量。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