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休制度該不該取消?不能把網上聲量簡單等同于主流民意丨快評
就公共政策制定調整而言,調休政策事關億萬人福祉,不能僅憑幾個網絡帖子就輕言存廢。因為網上的聲音總是有系統偏差的,未必完全等于主流民意。整天上網的人有空閑,或不在乎調休得來的小長假;那些披星戴月整天工作的人,沒有多少時間上網,卻可能非常需要小長假探親或放松。如果過度聚焦于網絡上“取消調休”的那些呼聲,無形之中就容易忽視那些需要調休的人群。
(本文首發于2023年6月2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2023年端午假期落幕,有關調休制度的討論再次上了熱搜。6月25日,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在接受采訪時稱,目前的調休制度確實“沒有完全起到讓大家休息休息的作用”,五一假期實際上只有一天假,大家普遍對此不滿意,“這種情況肯定會調整的”。魏是當初調休制度的制定者之一,“政策參與制定者談調休”的標簽很快引爆網絡。
這番話引發了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的共鳴,其中不乏各種吐槽。也有網友將魏小安的意思理解為“取消調休”,一時支持者眾。然而,社交媒體上的眾聲喧嘩,究竟能否稱得上是所謂“主流民意”,本身要打一個大的問號?,F實中,支持調休與反對調休的都大有人在。
根據2023年4月17日《潮新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