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尼·霍恩:“冰島是一種占據了我的力量”
1982年,她搬進建于20世紀早期、位于南部海岸迪霍拉里懸崖邊的一座燈塔里。她沉醉于這個幾乎隔絕于全球化力量之外的孤獨國度,“在這里,你可以與自己建立聯系,無需任何中介”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子
羅尼·霍恩
羅尼·霍恩:1955年出生于美國紐約,現工作生活于紐約和雷克雅未克。1978年獲耶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在長達四十余年的藝術生涯中,通過繪畫、攝影、裝置、雕塑和文學作品探討自然與人類、性別、身份認同、主客體的關系等主題。
提前說好了,這不是一個嚴肅的學術回顧展。6月7日開幕前的對談會上,白色寸頭、黑色西裝的主角羅尼·霍恩(Roni Horn)坐在最右邊,一張口,是硬朗外形下令人意外的輕柔聲線。她有些局促地一再交代,拋開創作、技藝這些概念,自己遠行中國試圖分享的,是到目前為止個人的生活經歷(從上1980年代開始),“我們只是想讓你知道里面發生了什么,對于我的工作方式,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情。你只需要考慮是否享受它,只是去感受它,不要試圖解釋或了解一切”。
結果觀眾席里沒幾個人乖乖聽話。隨機靠近一支三人隊伍,都能聽到一段胸有成竹的解讀。耳邊全是英文,每個人都像是知道點什么,這個對著滿是線條的拼貼畫回答:不,這不是地圖,而是藝術家隨著心情自創的單詞組合;走到二樓,那個說你知道嗎,她為了親自布展,在這里待了整整兩周!……流動的八卦,仿佛進場前每個人都秘密收到一張小紙條,寫著不同的信息讓他們去散布。
道聽途說暫放一邊,有些經過多方印證的消息肉眼可見——比如與她以往的展覽一樣,此次展覽同樣直接以藝術家的名字為標題;比如她堅持使用自然光線。展覽承辦方和美術館(佛山市順德區)執行館長邵舒介紹,嘗試過幾種燈之后,他們發現任何人造燈都不適合羅尼那些色彩亮麗且能映照周圍環境的作品?!耙驗槿嗽旃庠谙嗤纳珳叵率欠€定的,只有自然光才能給你情感、凸顯每一件作品的顏色及形狀?!?/p>
對展館場地最了解的邵舒順理成章地負責此次策展,他看了眼窗外說,“今天在下雨,昨天陽光明媚,每一天觀眾都能擁有完全不同、不可預測的視角和體驗?!卑蔡僦倚墼O計的和美術館是一座中庭挑空、以環形為主導的五層空間,玻璃透明外墻歡迎各個角度的日光,對堅信“人造光會破壞雕塑的復雜性”的羅尼·霍恩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完美的空間。
對談中,邵舒一再謙和且略帶緊張地表示,建館不過三年的和美術館“還很年輕”,“我們正在努力打破循規蹈矩,創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