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市場規模近10億元,推廣實時動態志愿模式可倒逼行業良性發展 丨議教

《2023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及就業前景大數據分析報告》稱,2022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付費規模為8.8億元,預計2023年達9.5億元。

考生“分分計較”是一種刻板觀念,即總認為分數高的學?;驅I就好,要打破這一陳腐觀念,則需要通過學業規劃教育來解決。

責任編輯:蘇有鵬 吳筱羽

2023年6月27日,南京,首場高校招生志愿填報咨詢會。 (視覺中國/圖)

近年來,高考志愿咨詢行業日趨火爆,和其他新生行業一樣,自然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象。艾媒咨詢發布《2023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及就業前景大數據分析報告》稱,2022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付費規模為8.8億元,預計2023年達9.5億元。相關的志愿填報咨詢服務的價格從幾百到幾萬元不等,甚至有媒體稱,相關業務的毛利潤最高甚至達到89.34%,成為名副其實的暴利行業。據此,有觀點認為,目前的志愿填報咨詢行業已處于野蠻生長的階段。

那么,如何促使該行業走上健康發展的正軌?從我的經驗來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實時動態志愿模式,以及做好學業規劃教育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是,志愿填報行業為什么能夠出現并長期存在?我想有兩個原因,分別是選擇大學、專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可行性,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我選擇這個大學、專業是否可行?能不能被錄???

要回答這個問題,自然就要研究目前的招生錄取規則是什么。目前,絕大多數地方實行的招生錄取規則是平行志愿,即考生在獲知高考成績、招生計劃以及高校以往年份錄取分數線的情況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