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天價罰單”再現,依法裁量之外,還有哪些隱情

食品安全法規定,對農藥殘留等超標的違法行為,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罰款為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亦即最低罰款金額為五萬元。

孫娟娟分析,執法過程中,還有很多其它因素的考量,還要考慮情節是否輕微、危害是否嚴重這些因素,針對個案進行裁量。

陜西榆林“5斤芹菜被罰6.6萬”被定性為“過罰不當”。不過,也有因此類案件減輕從輕處罰,市場監管單位被公益訴訟追責的案例。所以,監管人員面臨著執法兩難的困境。

責任編輯:何海寧

在路邊賣菜的菜農。 (人民視覺圖/圖)

賣菜獲利21.05元,卻被罰款11萬元。近日,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法院官微“西工法院”發布的一則案例通報,因為嚴重違背公眾生活經驗的認知,被質疑為行政部門“處罰過當”,從而登上熱搜。

通報顯示,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一位賣菜大爺,抽檢出所售蔬菜農殘超標,被行政機關作出罰款55000元,同時加罰55000元的行政處罰。不過,最終法院裁定不準予強制執行,二審法院裁定駁回復議申請,維持原裁定。

從2022年的陜西榆林“5斤芹菜被罰6.6萬案”,到如今的河南洛陽“賣菜大爺巨額罰款案”,近年來,關于行政部門是否處罰過當引發的爭論愈來愈多。各起案件中,行政部門執法的出發點是安全,尤其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于2023年1月修訂之后,擴大了監管范圍,加大了處罰力度,進一步考驗行政部門究竟該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運用裁量權的執法智慧。

“裁量問題一直存在?!敝袊嗣翊髮W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孫娟娟,曾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部分立法起草工作,她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為了確保食品、農產品安全,立法和執法趨于嚴厲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具體執法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涉案數量、案值大小和從業主體規模大小等客觀因素。

孫娟娟說,部分地方會專門針對小商販的情況進行立法,這是一個調適“過罰相當”的探索。

依法確是5萬元起步

“西工法院”對案件詳情進行了細致介紹:三輪車賣菜攤主姜某,從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