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鹽粒還小的天價手提包:富豪為何甘于被奢侈品“收割”?
奢侈品的根本價值,以及昂貴的原因,在于其“身份區隔”功能:用于標示自己的階層、身份、地位、財富、品位都與眾不同,即便同在富貴階層和群體中,自己也高人一等。愛馬仕、LV等奢侈品品牌,都致力于營造體現“身份隔離”的文化與藝術品味
(本文首發于2023年7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最近,紐約布魯克林藝術團體MSCHF創作出一款“比一粒鹽還小”的微型手提包,是LV某款手袋的極致微型版,大小為657×222×700微米,在線上拍賣以63750美元價格售出。
“比鹽粒還小的微型手提包”能賣出天價,并不在于其科技和工藝,關鍵在于其創意所代表的品牌: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價值100強排名第9位的奢侈品品牌。
創意、科技、工藝,如果沒有奢侈品品牌背書,就不值那么多錢,甚至賣不出去。譬如:前幾年,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們,僅用幾百個原子就制造出世界上最輕的鏡子,直徑約7微米,厚度僅幾十納米,比“比鹽粒還小的微型手提包”還要小上百倍。但沒有富豪買它,因其是科研成果,而非奢侈品。
有人道:咱們啥時候也能出點奢侈品品牌,然后收割全球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